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WEB:以史為鑒,來看看15年前我們是如何看待Web2.0的_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作者:星球君

星球日報編者按:今天,互聯網世界正在沉浸式熱烈探討Web3.0,探討商業模式、組織形態的創新,探討風險投資的范式轉移,探討新一代開放互聯網的形態和應用。

這一切既是新的,又不是新的,歷史不會重復,但總會押韻。我們今天探討Web3.0,正如15年前的互聯網從業者研究Web2.0。

2006年,商業互聯網、服務型互聯網還是新鮮的詞匯,那一年是媒體報道里Web2.0被熱烈討論的一年。一方面,互聯網初代的博客、分類信息、垂直門戶網站遭遇寒流和資本撤退,曾經火熱的博客網、貓撲網等大規模裁員;另一方面,網絡視頻、社交網絡、電商等平臺開始蓬勃發展,Google和國內的百度、新浪等巨頭押注2.0。人們探討泡沫的存在,但也期待創新的力量。

但無論如何,當時的人們一定無法想象15年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會發展到今天龐大的模樣,正如我們現在對Web3.0的暢想,恐怕也只是管中窺豹。我們能做的,只有隨著時代趨勢,抓住屬于自己的機遇。

回看歷史總是有趣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15年前的科技媒體上對Web2.0的看法,本文來自新浪,作者楊云高,發布于2006年8月:

博客、播客……Web2.0熱還在升溫之際,7月4日,新浪博客3.0上線。一位傳媒業內人士卻對記者表示,“Web2.0快over了!”

李想、高燃、茅侃侃對這話肯定不以為然。這三個1980年代出生的毛頭小伙子,今年5月還在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大談Web2.0創業,大談風險投資如何看好,他們斷然不能接受這種唱衰論調。

顯然,對Web2.0乃至目前的互聯網是否存在泡沫危機,不同位置的人,看法自然不同。不少人擔憂的Web2.0泡沫,還未吹大到破滅,新浪又推出了3.0概念。它是吹了一個更大的泡沫嗎?

“Web2.0熱潮,實際上為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的形成推波助瀾。”一位互聯網分析師說,Web2.0本身是互聯網的一個革命性標志,但問題是,人們的期望太高,太想從中獲利了。“這輪互聯網泡沫今年底或明年初就會破滅。”他甚至這樣預測,而他之所以不愿具名,是因為“這樣預測,別人肯定會來質疑你,因為你可能砸了很多人的飯碗。”

Binance發言人:解雇表現不佳或不適合公司文化的員工:金色財經報道,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證實正進行裁員,裁員規模未予明確,成為最新一家受市場長期低迷影響的加密貨幣公司。Binance發言人稱,隨著我們為下一輪主要牛市周期做準備,很明顯我們需要關注整個組織的人才密度,以確保我們保持敏捷和活力,這并非是精簡人力,而是重新評估我們在關鍵崗位上是否有合適的人才和專業知識。我們仍將尋求填補數百個空缺職位,這將包括審視某些產品和業務部門,確保我們的資源得到適當分配,從而反映用戶和監管機構不斷變化的需求。加密貨幣行業今年迄今已削減超過2000個工作崗位,盡管加密貨幣價格部分回升,但公司仍在繼續縮減開支。[2023/6/1 11:51:13]

一旦涉及到“飯碗”問題,即使互聯網果真存在泡沫,利益相關者看到的也只能是“皇帝的新衣”。對比分析2001年的第一輪互聯網泡沫,新一輪互聯網泡沫——即Web泡沫2.0,在人們的預料中悄然膨脹。正如17世紀的郁金香泡沫一樣,郁金香在投資人眼里,已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泡沫中的互聯網亦然。泡沫是一場游戲,心照不宣的參與者擊鼓傳花的游戲。

Web2.0拜物教

2006年2月23日,《中國Web2.0現狀與趨勢調查報告》正式發布。報告表明,普通互聯網用戶對Web2.0知者甚少,73.3%被調研者不了解Web2.0。

一個在2006年仍為多數人所陌生的Web2.0概念,何以在2004年就發熱、2005年熱得發燙呢?

所謂Web2.0,最初由O’Reilly媒體公司總裁兼CEO提姆·奧萊理提出,他認為源于用戶貢獻的網絡效應,是在Web2.0時代中統治市場的關鍵。到現在為止,對Web2.0的理解仍存在很大分歧。

在多數人眼里,Web2.0與博客可畫約等號。一種被使用較多的定義是,Web2.0是以Blog(博客)、SNS(社會網絡)、RSS(聚合內容)等社會軟件的應用為核心,依靠xml、ajax等新技術實現的新一代互聯網模式。

2005年10月,舊金山人聲鼎沸的Web2.0會議上,摩根士丹利的互聯網投資女皇MarryMeeker用她鼓動性的語氣說:“變化才剛剛開始,我們相信頭十年互聯網商業發生的一切,不過是在演習,機會與變革將會非常巨大。”而英國皇家電視協會、BBC總經理Thompson則口氣沉重地說:“令人震驚的時刻到了,數字化浪潮的第二波遠比第一波更具破壞性,傳統媒體的基礎將受到猛烈沖擊,把我們席卷出廣播之外。”

火必將于4月19日18時上線APED 20日19時開放提幣業務:4月19日,據火必官方公告消息,火必平臺將于4月19日18時(GMT+8)開放APED充幣業務,20日19時(GMT+8)開放APED提幣業務。其現貨交易將于充幣量達到市場交易需求后開放,具體開放時間將另行公告。

據悉,APED是以太坊網絡內所有猿類團結的象征,是一個典型的Meme代幣。[2023/4/19 14:13:38]

是時,Google發布了典型帶有Web2.0色彩的搜索服務“Co-op”和“NoteBook”、新聞集團又開始了一輪Web2.0收購運動、博客書(Blooks)在美國異常繁榮,投資高潮在美國進行得如火如荼。Web2.0點燃了更多巨頭的網絡熱情,BBC宣布放棄傳統廣播業務決定完全數字化再造,甚至美國的可口可樂、耐克、柯達都宣布建設自己的社會性網站來加強客戶服務。

這種對Web2.0的狂熱,半年后在中國續演。2006年4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首屆Web2.0年會上,滿眼都是正在找投資的小網站創辦人。很多人加入了這場全球性的運動。馬云率領雅虎中國亮幟Web2.0,央視國際網宣布重組,甚至新一輪社會性網站的建設也都圍繞著一個核心“Web2.0”。

在這種狂熱中,總會有一些理論被相機拋出來,以達到用理性來加固這種非理性狂熱。摩根士丹利用技術性的語言,把這種再造描繪為“UGC(用戶產生內容)/個性化/社區化”,鼓吹者還搬出哲學家庫恩的“范式轉換”,指出“Web2.0”以及金融、傳媒、娛樂業在內的新經濟也在面臨著一次“范式轉換”。他們描繪說,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60-90年代,再到2000年以來,一共發生了三次重大的價值演進,經營焦點由“公司-競爭-消費者”逐步演進,商業模式按“生產型-市場型-體驗型”演進,經營重心是“大眾-細分群體-一對一模式”,消費者角色則由顧客變成了參與者。

必須承認,互聯網經濟確是“理念經濟”,“門戶”、“搜索”、“競價排名”、“電子商務”等等,一個新理念可以催生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和一批成功企業。像美國的flickr、Myspace、Youtobe、Facebook,中國的貓撲、網友、土豆、豆瓣、博客網,也的確激發了更多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很多沒畢業的大學生,憑借點子和技術搞個小網站,再貼上Web2.0的標簽,就跑到今年4月的中國首屆Web2.0年會上找錢,期待成為下一個丁磊。

今日恐慌與貪婪指數為64,等級仍為貪婪:金色財經報道,今日恐慌與貪婪指數為64(昨日為61),等級仍為貪婪。

注:恐慌指數閾值為0-100,包含指標:波動性(25%)+市場交易量(25%)+社交媒體熱度(15%)+市場調查(15%)+比特幣在整個市場中的比例(10%)+谷歌熱詞分析(10%)。[2023/3/25 13:26:28]

聰明如高燃者,自然不會錯過Web2.0概念,他將Mysee直播網的webTV業務形容為Web2.0與TV的私生子。

各支創業細流的交匯,沖撞出Web2.0泡沫,并進而推動Web泡沫2.0的形成。

沒有天使,只有資本魔杖

創辦Mysee.com的高燃,在主流媒體的報道下,一下成為炙手可熱的風云人物。他目前的成功,不得不提及一個人——江蘇遠東集團的老板蔣錫培。

在蔣的默契配合下,高燃像祥林嫂一樣,重復訴說了一個動人的創業故事。情節簡介如下:大學時代的高燃即表現出社會、商業活動的天賦,他曾拿著創業計劃書游說楊致遠,欲得到雅虎的投資,未遂。后又轉攻有私交的蔣錫培,但遠東公司董事會經過討論后認為,投資高燃的項目存在風險,予以否決。既然公司不投資,蔣錫培索性自掏腰包,支助高燃100萬元創業。

蔣的身份一下轉為天使投資。天使投資人(ANGEL)源自美國,指為新創業的公司提供風險資金的個人。在硅谷的投資體制中,一些機構專注于后期投資,一些機構專注于前期投資,但在前期之前,還有一個天使投資。越往后期,公司越成規模,團隊越成熟,風險就越小,但回報率也相應越低。

蔣錫培投資高燃后有什么回報呢?至少,高燃的創業故事,為蔣錫培做了免費的、高美譽度的廣告,這個廣告的價值或許已超過100萬元。至于蔣與高今后如何商業雙贏,另當別論。

蔣錫培是個特例,他實際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天使投資人。正如慧聰董事長郭凡生評價,蔣這個投資不叫天使投資,而叫慈善投資。他反問蔣錫培說,“如果你只有一百萬,你會給他嗎?”

顯然不會。因為蔣錫培錢多了,所以有了Mysee的順利開張。同理,因為資本多了,Mysee們也如雨后春筍。互聯網第二波熱潮的背后推力,是錢。

Circle官方數據:儲備金共計435億美元,其中111億美元為現金儲備:3月11日,據Circle官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流通中的USDC市值共計約為434億美元,資金儲備共計435億美元,其中現金儲備為111億美元,占比約為25%,其余334億美元儲備為短期國債投資組合。[2023/3/11 12:55:43]

“今年下半年至少會有30億美元投入中國。”3721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周鴻說,“據我所知,現在有不下30個基金進入中國。每家基金都會有1億至2億美元的份額。”

再往前推,2005年Web2.0大熱時的第四季度,每個月就有不少于1億美金的風險投資(VC)落入本土創業企業的口袋。來自硅谷的DCM將其全球投資額的20%-30%投入中國,僅軟銀賽富一家VC就在2005年對15家公司投入2億美金。

2006年一季度,超過40家國際VC進入國內,投資總額達到26億元,15個互聯網投資案例的投資金額近1.5億美元(約為12億元人民幣),占整個投資金額的一半。這些數據出自第三方調研機構清科公司的一份報告。報告顯示,2005年共有233家本土企業獲得總計10.57億美元的創業投資。海內外創投機構在這一年為中國市場的新募基金達40億美元,創下中國創投史紀錄。繼美國、以色列之后,中國成為第三大創業國和風險投資國。

中國故事,正成為投資機構在美國募資時的主打牌。就像創業者要說服他們一樣,他們也須在海外像祥林嫂一樣重復中國概念,并輔以盛大、百度、分眾、尚德的榜樣力量。

在經歷2000年的互聯網高潮和隨后的泡沫破滅后,2003年,攜程的成功上市標志著互聯網業和風投業的復蘇。2004、2005兩年,第一波VC基本投完,2004年是VC回收投資最多的一年,達8億美元,2005年則是VC募錢最多的一年,達40億美金,這成了第二波VC投放的開始。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國際熱錢大量涌入,除了進入房地產等領域,這些熱錢也部分喬裝為VC,投向Web2.0概念的互聯網公司、通信、生物化工以及新材料等行業。業界笑傳:從硅谷飛北京、上海的商務艙里,坐的都是VC,上億美金在中國上空盤旋,伺機著陸。錢太多了,好的投資項目就顯得少了,于是出現VC們為爭項目而相互開火的鬧劇。

巴西央行行長內托:巴西將監管加密貨幣經紀商:6月1日消息,巴西央行行長內托:巴西將監管加密貨幣經紀商。 (金十)[2022/6/1 3:54:20]

VC行業內部也在加快整合。來自DFJ、聯想投資、華登的人組建了紅杉中國,一伙英特爾創投出來的人自立門戶,原軟銀亞洲的董事總經理黃晶生加盟BainCapital,周鴻一、沈南鵬、古永鏘、林欣禾等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紛紛加入VC,甚至原屬半官方人物的田溯寧也離開網通自創VC。

面對滾滾資金相催,滾石移動、A8、億友、貓撲等互聯網明星自不待說,一些后起新秀如精品學習網、Wealink、碰碰網也在一夜之間冒出來,Mysee僅是其中之一。高燃也宣稱自己獲得千萬美金級的投資,并且“有四五家公司在找我們,我們看是找哪一家”。這種“忽悠”可信度雖不高,但至少讓人感覺,錢真的太多了!

那么,這些公司項目真有那么高的價值嗎?

泡沫?泡沫!

IDG技術創業投資資金副總裁李建光說,IDG已經投了很多Web2.0的網站,像土豆網、中搜等很多公司。到底這個東西有沒有戲,他們自己也沒有譜。“投資1.0的企業,因為有美國的成功模式可以借鑒還算有譜,但美國成功的Web2.0企業寥寥可數。”

李建光認為,Web2.0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清晰的商業模型。“Web2.0將來會跟1999年、2000年的互聯網新興起來一樣,會經過一個非常嚴格的整合時期。”

前任和訊網總裁謝文也持此觀點。他認為,一個商業模式的成熟、市場的成熟,包括用戶的認可需要很艱苦的時間,三年絕不長。Web2.0新興網站商業模式的成熟需要時間。

還有一些更加樂觀的看法,即認為經過第一輪互聯網泡沫后,業界對泡沫增強了辨別力。他們認為,今天的互聯網企業更加成熟,創業者更注重商業模式,資深的投資人也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他們還提供了例證,從美國的Myspace2005年營收1.2億,到國內創辦于2005年的在線網絡雜志Gogosun的收費訂閱約2000萬元純利潤,都表明Web2.0新興網站具備有別于1.0的新商業模式。他們堅信,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證券等投資銀行不會主動為第二次“泡沫”買單。

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樂觀,有力支持了新興網站們繼續燒錢不賺錢。創業者精心培育了一棵概念之苗,從前期天使投資人,到后續不斷的VC加入,使得這個鏈條越拉越長。由于有充足資金的喂養,互聯網業呈現出新一波繁榮景象,但短期內不掙錢的事實,又讓互聯網業看上去更像藤蔓豐茂的無根之花。

互聯網投資者自然不會承認泡沫,就像創業者不承認泡沫一樣。他們與創業者站在同一利益戰線上,把泡沫吹大,并在泡沫未破滅前,動作利索地套現退出。

高燃在央視《對話》里說,他是先找錢才干事,而不是先把成績做出來,再去拉投資。如果有人出到合適的價錢,他會把網站賣掉。“我又是一個投機分子。”他說。

互聯網已成為一個工具。這無論對創業者,還是VC,他們多半是能接受的。甚至于從投資鏈條來看,創業者與VC也互為工具,他們可借助對方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商業目標。所以可以理解,為什么這些VC寧可低調行事,而不是愚蠢地高唱互聯網贊歌。實際上,創業者與VC們也在緊張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特別是泡沫論者。

“明年下半年泡沫就會開始破滅。”金融界副總裁、原新浪網財富中心總監王煒說,現在有幾十萬元就有人敢去辦網站玩過程,這是典型的泡沫期。“基本上的算法是按風險投資進入和退出的周期來計算,當然,其中考慮了大環境的一些因素。現階段是風投大量進入,但勢頭已經很慢了。”他認為,“這次泡沫與上次沒有什么本質區別,不同之處在于,互聯網已經進入贏家通吃階段,新的公司越來越難生存。”

還有更悲觀的論調。“明年年初,財報出來之前,互聯網泡沫就破。”一互聯網分析師篤定地說,“互聯網掙了什么錢?廣告、游戲、mvas(移動增值業務),對不對?”

他分析說,廣告主在網絡廣告的投入并沒有顯著增加,這是互聯網企業所忽視的問題;游戲的市場增長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mvas的增長有限,同時與互聯網弱相關。“資本的耐性很低,市場一旦刮起風來,誰都擋不住。”他說,“其實市場一直在高速增長,但是人們太貪婪了,貪婪的期望超過了高速增長的速度。”

支撐他的判斷的,同樣是數據,“基本上就是看(網絡廣告、游戲、電子商務和mvas的)增長速度、集中度和VC投資規模。這三個指標能說明很多問題。”“集中度繼續增加的市場,即使增長,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也不妙。”

提及Web2.0,他認為,Web2.0最終媒體化了,搶的是網絡廣告的錢,“大家以為是掙用戶的服務費,后來發現還是要掙客戶的廣告費。廣告主的廣告費增長有限,所以預期達不到。”

他還舉例說,與Web2.0同樣熱的還有IM(即時通訊),但IM發展十年來,真正開始盈利,是從2004年開始的,依靠mvas。“大家太浮躁,沒有泡沫才怪呢。”

除了互聯網業內人士和分析師,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王少磊老師也持“泡沫論”。不過他憑的是直覺,“簡單的數據也未必真的有用”,“互聯網經濟有明顯概念的東西,比如Web2.0、SNS,所以有點泡沫是有利的。”

“但我不相信會有上次那樣崩盤似的破裂。”王少磊說。

盡管有人認為,泡沫只有在破裂之后才能確認,但事實上,泡沫是具有典型特征的。比如,價格快速上漲,對價格持續上升抱很高期望;主觀思維“范式改變”;新投資者加入以及新興企業家出現;公眾和傳媒高度關注,等等。

Netcraft發布了2006年6月份的互聯網WebServer調查報告,得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數據:本月互聯網新增站點數目達到396萬個,這是史上最大一次的單月新增站點數量。這次大爆發,超過了2003年3月的330萬。這次爆發基本上由Blog推動,Blog服務增長強勁,Google的Blogger新增用戶(域名)達到66萬,而在全球范圍內Blog也在瘋狂流行,增長最快的兩個地方是德國的IntergeniaAG和日本的Excite.co.jp。研究者警告說,這成為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的有力證據。

重回互聯網本質

互聯網成了倒啤酒似的產業。“第一次倒啤酒會沖起大量泡沫,第二次再倒時,那酒會斜貼著杯邊緩緩下去,泡沫會少些,但仍會激起大量泡沫。”

如何避免泡沫呢?很多人相信,互聯網要與傳統產業結合。他們認為,互聯網使社會經濟體的運行效率大大提高,但互聯網本身不是經濟體的組成部分。

有一組數據證明了他們的看法。根據CNNIC的統計,截止到2005年,全國網站數約為668900個,其中企業網站數的比例最大,占整個網站總體的60.7%。

中國電子商務的源動力來源于企業,而中國99%的企業屬于中小企業。

所以,盡管有很多披著概念的新興網站在叫囂,但這些網站可能只是浮在表面的泡沫,不構成互聯網經濟的主流。這就得出一個結論:存在Web泡沫2.0,但破裂后的打擊可能不會像上次那樣大。

其實,互聯網已不再是經濟體的附屬工具那么簡單了。人們的需求由“衣食住行”擴大為“衣食住行知”,使互聯網經濟正構成實體經濟中的一個增量,或者說互聯網經濟也是實體經濟。不僅如此,從載體到實體,從信息到娛樂,從注意到體驗,人們對互聯網本質和內涵的認識也在深化。

至于Web2.0亦或其他概念,新浪網資深副總裁陳彤的感受是,概念本身非常不重要。“重要的是,網民真正存在巨大的技術應用。互聯網廠家關注的是用什么互聯網平臺滿足網民的需求。”

陳彤還舉了個讓人瞠目的事例。他說,新浪網最初成立是為了給王志東研發的中文軟件提供一個技術平臺,幾個月后發現大家真正愿意探討的話題是技術之外的東西,比如后來推出的論壇,流量遠遠大于產品本身,這促使新浪網決定推內容頻道,因為發現所謂的互動、以網民原創為主的論壇形式,不足以最好地表現新聞。

早期的新浪是從最典型的Web2.0網站,發展到所謂Web1.0的。

網易首席架構師丁磊就曾表示,三大門戶可以隨時復制Web2.0的業務,而且會做得更好。丁磊認為,互聯網企業應該是關注最本質的東西,以緊緊圍繞消費者的需求為價值導向,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是扛著2.0還是3.0的大旗。

?

Tags:WEBMYSBLO加密貨幣WEB3ALLBI價格MYST價格blockchain錢包安卓版下載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

以太坊交易所
COI:ChatGPT 創始人 Sam 的加密項目:WorldCoin能否靠“虹膜識別”邁向“美麗新世界”?_OIN

作者:念青,鏈捕手 如果你是一個科幻迷,大概會記得《銀翼殺手》開篇的藍色虹膜特寫,影片以那顆巨大的眼球拉開了序幕,和燈光璀璨的工業景致交替閃現.

1900/1/1 0:00:00
Blok:元宇宙賽道繼續爆發,Bloktopia為何能晉升一線項目之列?_元宇宙

作者:胡韜 建設摩天大廈,眾多知名項目入駐11月以來,元宇宙賽道進入爆發階段,TheSandbox、Decentraland、Bloktopia等項目受到市場的熱切關注.

1900/1/1 0:00:00
CRY:Crypto如何塑造數字革命?_Crypto Island

作者:MarioLaul,Placeholder研究分析師 編譯:谷昱、不二 在本文,我將區塊鏈和Web3相關創新統稱為Crypto,并將其歸類為數字革命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
ASH:Hashed:為什么我們會投資Valkyrie Protocol?_MilkyWayEx

來源:Hashed博客 編譯:Jackan 什么是ValkyrieProtocol在進入項目之前,我們想突出我們最喜歡的游戲星際爭霸。在這個游戲中,瓦爾基里是人族的空襲單位.

1900/1/1 0:00:00
RES:路透社調查:史上最貴NFT競拍者MetaKovan的發跡之路_sunbit幣升交易所

作者:AngusBerwick、ElizabethHowcroft原標題:《FromCryptotoChristie’s:HowanIndianmetaversekingmadehisfortu.

1900/1/1 0:00:00
MOO:加密支付公司MoonPay以34億美元估值完成5.55億美元A輪融資,Coatue和Tiger Global領投_CPAY幣

鏈捕手消息,加密支付基礎設施公司MoonPay宣布完成5.55億美元的A輪股權融資,Coatue和TigerGlobal領投,投后估值為34億美元.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