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Coinw > Info

WEB:Web3究竟紅在哪里,它的出現能為人類社會帶來什么?_web3游戲邊玩邊賺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在加密行業從業的這幾年中,筆者常常在與圈外人閑聊時遇到一種情況,即旁觀者著實無法理解「為什么大家對于Web3如此狂熱?」雖然興起的區塊鏈技術、DeFi,甚至是NFT的熱潮已經充斥在各大媒體之上,大家也不再像開始時對于這些名詞很陌生,但仍沒有辦法理解行業人士對于這些產業的熱情來自于哪里。不是說他們不了解這些技術本身或是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是Web3被圈內人視為「比互聯網影響更深遠的下一波革命」,但對圈外人來說,卻看不到它的潛力在哪,或是實際上到底解決了什么樣的問題。常常討論了半天,圈內人被視為“孤芳自賞”,而圈外人則被視為“對牛彈琴”。筆者追根究底的思考后,推論問題可能來自于沒有過多討論“為什么需要Web3”這一核心議題。本文將嘗試回答這艱難的議題,即「到底Web3怎樣能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它解決了什么問題?」就像一個新興產品的出現,若產品旨在解決的問題并不是人們的痛點,那這個產品注定會失敗;而身為挑戰者,若解決的能力沒有既有方案好,用戶也絕對不會愿意采納。接下來我們就從這樣的角度論述,一起看看Web3的出現,解決了什么問題,與未來的展望。Web3:一套青出于藍、極度高效的大規模協作系統

先講結論,筆者認為Web3的出現,解決的就是人類發展史最古老的問題:「如何使人類的合作更有效率」,所謂文明的進步,其實就是一部人類逐漸提升合作效率的歷史。更有效率的合作,將會為人類帶來更進步的科技、更繁榮的社會、更理想的生活。

韓國Web3加速器Nonce Classic完成42億韓元融資:金色財經報道,韓國Web3加速器Nonce Classic完成 42 億韓元(約 340 萬美元)融資,SV Investment 領投,參投方包括 KB Investment 等。[2023/1/20 11:23:25]

而Web3的出現,建構了一套比既有方案更加高效的人類協作模式,但是這要從何說起呢?這就要先從比特幣的歷史講起:當時正值2008年次貸危機,因為中心化企業搞出來的一連串的全球金融問題、造成金融市場崩盤、全球金融恐慌,政府不得不出面挽救、而使所有人都被拖下水…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有鑒于中心化的權力腐敗,因而創造出區塊鏈技術,想要構建出一種去中心化、無需信任的系統,以去除中心化主體作惡的風險。演變至今日,Web3最令人驚嘆的地方在于二者:成功建構了一套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大規模協作系統。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權力集中的作惡風險;去信任化而僅以「契約」寫定操作規則,提升了整體協作的效率。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若要完成大規模協作,一直以來受限于技術限制,不得不仰賴中心化體制的協調:人類從狩獵、到農耕部落社會,進而一步步的發展成國家,甚至是現在的全球化,可以看成是一部「合作」關系的歷史。而這部「合作」的歷史中,掌握權力關鍵的主體一直都是中心化機構。中心化的好處是調整應變的速度較快、反應更即時,但同時過大的權力也就提供了作惡的誘因,甚至是發展出如2008年全球性危機的風險。中心化可以說是人類發展進程中「無可奈何」的元素。現在我們來談談「去信任化」及「契約化」的重要性。合作效率推進了人類歷史,但物種間的合作并不是人類獨有的產物,以演化基因最接近人類的黑猩猩而論,他們的社會也存在明顯的合作模式,但合作的基礎是「相互信任」。黑猩猩一生中最多只能深刻認識另外100多頭黑猩猩,對他們而言,這就是他們所能信任、所能合作的對象;而人類不一樣,人類發展出來的制度與文明,使我們就算不認識對方、不信任彼此,也能因為相信同一套制度理念,而完成大規模的協作。黑猩猩的合作奠基在「身份」關系,只有認識你是誰,才可能有信賴關系,進而合作;人類的合作奠基在「契約」關系,就算互不相識,只要相信的是同一套契約體制、制度規則,就能夠彼此合作。這就是Web3的驚人之處。2008年比特幣區塊鏈的愿景,在此時的DeFi中已經達成初衷;人們通過去中心化錢包,僅是用無法代表身份的「錢包地址」,就能與智能合約互動,進行各種不同復雜的交易、金融活動甚至是現在多樣化的NFT應用與操作。Web3的高明在于發明了一套無需信任就能大規模合作的體系,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契約化的構建出如今的生態。回到本文想要回答的核心問題:「Web3到底怎樣能協助人類社會變得更好?且做得比目前既有方案更好?」答案就是「創造出了一套更有效率的協作系統」。Web3的去信任化和引入智能合約,實際上是比目前全球化的合作程度更近一步,不再受限于何時何地、甚至是何人,去信任化之下,只要符合智能合約的「契約」規則,人們就可以使用Web3完成更高效率的合作、共創產出。相較于Web2,Web3不但沒有中心化作惡的風險,且擁有智能合約,以程序化控制契約而保證執行,最重要的是先天透明的鏈上數據與開源式代碼,將產業生態的建立奠基在合作而非相互堆高競爭力護城河,大大增加了合作的效率與潛力。Web3現況:現實社會的不完美復制

Web3安全基礎設施GoPlus Security正進行第二輪私募融資:12月8日消息,據幣安官方博客,Binance Labs宣布其正在領投Web3安全基礎設施GoPlus Security的第二輪私募融資,但未披露具體融資金額。通過新資金,GoPlus Security將能夠進一步開發安全數據,構建安全服務市場,并吸引能夠為團隊做出貢獻的頂尖人才,以構建去中心化的安全平臺。[2022/12/8 21:31:37]

然而,實際上Web3這新興的「協作系統」仍是不完美的,因為目前僅能復制現實社會中的部分商業應用。簡單來說,Web3因只涵蓋「契約」身份,但缺乏「關系」身份,因此在商業應用上有其先天局限,目前看到的過度金融化應用就源自于此。如上述所言,目前的Web3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自然是沒有涵蓋「關系」身份的體制。「關系」身份,簡單來說,沿用上述黑猩猩的例子,因為知道你是誰、在哪里認識你和你有過什么互動、為人怎么樣等等因素,通過認識你這個人的關系身份特征,再決定是否要與你進行互動。相較于「契約」只談規則,「關系」卻牽扯到個人特質,也涵蓋了主觀的判斷。而目前Web3領域是只包含前者而缺乏后者的。那沒有「關系」身份又造成了什么問題呢?這邊就要引入另一個簡化的金融體系模型,詳見如下:我們可以將金融體系中的商業模式粗分為兩類,一類是「計算性」、一類是「信用性」;計算性金融的定義是過程可重復、結果可檢驗,而信用性金融則不符合前者規范,是有加入人類主觀認知判斷的。

日本金融廳年度金融行政政策發布,包含針對數字貨幣、Web 3.0等措施:9月2日消息,日本金融廳近日發布關于2022年度金融行政政策,其中包含推動數字貨幣、加密資產等環境的發展,從金融角度推動Web 3.0和元宇宙的發展的計劃。文件稱,日本將穩步實施和運營穩定幣系統,并將簡化自律組織對加密資產交易所處理的加密資產的預審查,明確對區塊鏈上發行的項目和內容的加密資產資格的解釋。

此外,日本金融廳將開發一個系統來處理與發行人持有的部分加密資產的稅收相關的問題,并允許信托銀行托管加密資產。此外,將努力改善在日本自營交易系統(PTS)上交易證??券代幣的環境,繼續考慮去中心化金融等。[2022/9/2 13:04:51]

舉例來說,最極端的計算性金融就是程序化交易,不論標的是期貨、股票或債券,只要是預先用特定程序協定,遇到什么情況、就會怎么做,那就是「計算性」的代表。金融領域最常見的跨國匯款、交易支付,也都是這種「過程可重復、結果可檢驗」的計算性金融行為。而信用性金融的代表,最經典的就是「信用貸款」這樣的無抵押貸款,與房貸、車貸這種有擔保的抵押貸款不同。但在信用貸款時,決定借款與否,純粹是根據貸款人的「個人信用」所做出的主觀判斷的;而「個人信用」怎么來的?來自于你的「關系」身份。銀行在決定核發貸款時,會有一套風險算法,從你是誰、收入多少、存款多少、過去與銀行往來行為等等因素,來決定風險程度;但這些「個人信用」算出來的風險只能大概推論出個人的還款能力,個人的還款意愿其實是完全無法預測的。因此在審批信用貸款時,是牽涉了銀行主觀的判斷的:要核發多少金額、沒有還款的風險多大、給定的利率多高等等。這種牽涉主觀判斷的「信用性」金融,在缺乏「關系」數據的層面下,是無法通過目前智能合約的方式,預先寫出一套邏輯來處理核發信貸的流程的。由此推論,目前的Web3、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只是現實世界「部分」的復制,因只囊括了「契約」身份,卻無法涵蓋「關系」身份,因此在目前的鏈上DeFi中,是只能處理「計算性」的交易,而對「信用性」的交易無計可施。SBT:完善Web3的最后一塊拼圖?

Security Token Market啟動Web3眾籌融資,已獲得500萬美元投資承諾:金色財經報道,加密數據分析公司 Security Token Market 宣布發起首次 Web3 眾籌融資,此次融資是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眾籌 (CF) 豁免進行的。Security Token Market 透露,在“融資試水期間”,1,226 名潛在個人投資者表示他們有興趣投資,目前投資承諾總額已超過 500 萬美元,是 Security Token Market 最初融資目標的五倍。Security Token Market 是全球領先的代幣化資產數據和新聞來源,跟蹤來自全球 11 個不同實時市場的 200 種代幣化證券,為投資者提供用于交易數字資產證券研究工具。(雅虎財經)[2022/7/6 1:56:04]

近期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提出的SBT概念,可能會補足Web3一直以來缺乏「關系」身份的軟肋。

簡單來說,SBT是一種不可轉移的代幣,用來構成Web3上代表社會關系的承諾、證書或是從屬關系,將一個人或實體的無數特征和成就,以區塊鏈的形式進行標記。而不論是個人或是企業,都能夠發行SBT、也能作為SBT的接受者。前述提到,Web3目前的問題在于僅有契約元素,而缺少了關系身份,因此無法完全復制現實社會的金融模式,僅能處理「計算性」的金融活動。但SBT的本質,等于是在鏈上將「關系」身份補足。比如說,若真的想要進行一個鏈上信貸,就算不知道錢包地址背后這個「人」的信息,但也能通過對方所擁有的SBT性質,比如之前的還款記錄、在銀行的總資產、在哪里工作等等,來判斷。「關系」身份上的各種特質,都能以SBT的形式存在,而讓信貸成為可能。畢竟理論上SBT只要能夠完善與銀行在提供信貸前對個人身份「特質」的相同調查,鏈上金融就能跨足到「信用性」金融。至此,Web3涵括信息、契約與身份關系這三大支柱,將能夠完美的復制鏈下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金融制度;甚至連SocialFi這種去中心化社交關系,都能夠在鏈上完善的復制社交圖譜,而提供另一種大規模提升協作效率的景象。當然本文的思想實驗簡化了許多因素,也忽略了許多考量,未來科技的應用與發展也不一定就能夠這么一帆風順、水到渠成,但我們只是逐步推論,回答「Web3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簡而言之,結論就是「Web3在使用SBT完善了關系身份后,將成為一個更高效的人類協作系統」。雖然本文僅是從金融活動的角度分析,但長期而言Web3的潛力應是能將鏈下世界的經濟行為、制度規則都能在鏈上復制運行,提供一個更有效率的協作系統。而未來「關系」身份在引入SBT會何去何從,甚至「關系」身份是否會以Layer2的方式或其他什么技術實踐,仍有待業內持續探索。風險提示:根據央行等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本文內容僅用于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法律法規,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

Meta正研究開發區塊鏈和NFT等Web3技術,將探索單錢包跨平臺支付體驗:5月13日消息,Meta商業和金融技術主管Stephane Kasriel宣布Facebook Pay將正式更名為Meta Pay。Facebook Pay能在FB、IG、WhatsApp和Messenger使用,并將繼續探索如何進一步簡化跨平臺的支付體驗。

Kasriel表示,Meta處于單一錢包制度開發的非常早期階段,其正在研究如何證明用戶身份,并將該身份帶入元宇宙的不同體驗中。Kasriel還透露Meta正在開發區塊鏈和NFT等Web3技術。(TechCrunch)[2022/5/13 3:13:50]

Tags:WEBWEB3SBTRITweb3幣有哪些web3游戲邊玩邊賺超級比特幣SBTC論壇SPIRIT價格

Coinw
SBF:SBF《數字資產行業標準草案》全文:有哪些行業共識?_COIN

10月20日,FTX官網發布由SBF撰寫的「合理的數字資產行業標準」,討論主題包括:「制裁、允許名單和封鎖名單」、「黑客和責任制」、「資產清單、證券定義」、「Token化股票」、「客戶保護、信息.

1900/1/1 0:00:00
SHI:SushiSwap歷任“主廚”狗血史_USHI

今日早間,SushiSwap新任“主廚”JaredGrey在推特上遭到了yannickcrypto.eth等多位網友的集體聲討.

1900/1/1 0:00:00
TEL:Telegram即將在TON鏈上推出用戶名拍賣平臺_EGR價格

Odaily星球日報譯者|余順遂 摘要: 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即將推出用戶名拍賣平臺。該市場以后也可能支持Telegram生態系統的其他元素,包括頻道、貼紙或emoji表情符號.

1900/1/1 0:00:00
UNI:詳談AMM模型的長期可行性,Uniswap如何適應未來的金融發展?_Blockchain Cuties Universe

圖片來源:由無界版圖AI工具生成。Uniswap剛剛完成了1.65億美元的B輪融資。在本周的報告中,我們研究了自動做市商模型的長期可行性,以及Uniswap等DeFi協議如何適應未來的金融發展.

1900/1/1 0:00:00
ARK:全面解讀Starkware:底層設計、Cairo語言、團隊及經濟模型_star kay Chain

在目前,以太坊的發展趨勢正越來越傾向于模塊化區塊鏈。在模塊化區塊鏈的架構下,以太坊上的交易計算和執行不再由主網來操作,這部分工作轉移到鏈下的Layer2上來完成,這種方案減輕了主網的負擔,大大擴.

1900/1/1 0:00:00
DISC:歐科云鏈鏈上衛士:2022年9月安全事件盤點_DIS

一、基本信息 2022年9月發生較典型安全事件約『125』起。本月攻擊形式呈現多元化,攻擊范圍包括錢包、MEV機器人、分叉重放、項目獎勵池等。由于以太坊合并導致部分項目發生重放攻擊.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