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瑞波幣 > Info

區塊鏈:觀點:PoS更便宜_DANCE幣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編者按:本文來自:以太坊愛好者,作者:EricWall,翻譯&校對:安仔C1int&阿劍,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三個月前,我在推特上發了這張圖片,并附了下面這句:聽說有人覺得“權益證明不那么浪費能源”

-用柴油發動機驅動的EV充電樁-這條推特的本意是抖個機靈,但它無意中引發了我在推特上最有洞見的一次討論。在這次討論之后,我對這個問題的思維模式完全轉變了。本文主要是想分享討論中迸發的洞見,以及我目前分析問題的思維過程。囿于篇幅,請諒解本文僅聚焦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的經濟學比較,不涉及其它內容。前奏

一開始,那條推特是想重申PaulSztorc的“沒有什么比工作量證明更便宜”的論斷,這可能是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比較上最有影響力的公開觀點。在Paul的文章中,他認為無論是計算哈希或者質押資產,我們為了贏取區塊獎勵所進行的勞動最終會和兌付的區塊獎勵價值相當。簡單來說,如果某一條區塊鏈平均的區塊獎勵價值1000美金,那工作量證明的礦工會支付高達999美金的成本來獲取最大的出塊可能性,而權益證明礦工也會承擔高達999美金的鎖倉成本去進行權益證明中的質押。Paul還主張,不僅個人成本可以如此比較,社會成本也可以!在工作量證明的世界中,我們燒掉大量的能源以保證鏈的安全性;而在權益證明中,我們長時間鎖定相當大一筆資本以謀求相當的安全保障。Paul同時認為:將大量資本隔絕于宏觀經濟活動之外會傷害市場,阻礙技術的進步甚至抑制經濟發展。這才是Paul的犀利之處,它從經濟學角度回答了比特幣之所以要保持原有設計的原因,在基本原理上拓展了原來僅從系統安全保障考慮問題的固化思維模式。我這么多年一直活躍在加密貨幣領域,Paul的觀點基本上就是我從宏觀去思考這個問題時所采用的立場。2016年我就在自己的碩士論文中引用了Paul。此后也有與很多比特幣支持者進行深入討論,我發現這基本上就是主流觀點。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那場火熱辯論中站在上述觀點對立面的思考,以及一些我自己的想法。DavidSchwartz如是說:更劃算的PoS

觀點:FTX崩潰可能加快推動加密立法:金色財經報道,位于華盛頓的加密行業游說團體區塊鏈協會執行董事Kristin Smith表示,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倒閉后行業信譽受損,要修復聲譽將需要繼續與美國政策制定者接觸。她表示,該行業可以“擺脫當前的危機”,需要的是與有興趣為加密找到正確的監管框架的兩黨政策制定者合作,不僅要保護消費者,還要推動創新。

Smith說,“我們將看到提出的一些兩黨立法提案,這些提案將在國會的多個委員會中得到非常嚴格的審查和辯論,而且我們確實可以看到一些立法加快完成的勢頭”。[2022/12/14 21:43:20]

DavidSchwartz在這場討論中給出了以下觀點:沒錯,礦工和質押最終都會承擔高達999美金的成本來競爭1000美金的區塊獎勵。但從經濟學角度考慮兩個系統的安全保障,那可就大不一樣了。我們仔細想想,如果要在這兩個不同的系統中發起一次雙花攻擊,都分別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在權益證明給系統中以每十分鐘區塊獎勵1000美金來算,一年大約是5000萬美金的區塊獎勵。如果質押者認為5%的年化收益就算有利可圖,那大約會有價值10億美金的資本質押進來。此時要在權益證明系統上實施雙花攻擊,至少要有足夠資本來控制2/3以上的節點,在攻擊實施之后這些質押資產也會大幅貶值。雖然沒法確切量化工作量證明系統中實施雙花攻擊的代價,但可以肯定在某些情況下要比權益證明系統小很多。舉例來說,假如有一個礦工積累了51%以上的哈希算力,并且早就通過挖礦部分回本乃至完全回本了。這種情況下,發起一次區塊重組攻擊的成本遠遠不需要6億7千萬刀。攻擊的直接成本只需要花7000美金來生成最近的7個區塊。并且如果成功完成了區塊重組,攻擊者甚至能把這七個區塊獎勵都拿到手。這里并不是說在PoW系統中的雙花攻擊更易于實施,只是在做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盡管分析中肯定存在諸多未周全考慮到的攻擊實踐細節,但它不失為從經濟學角度探索這個問題的一個方向。換個角度思考:質押5美金并且在一段時間后取回顯然好過直接銷毀5美金,因此跟銷毀5美金對應的選擇應該是質押100美金一整年,這樣產生的機會成本才和直接銷毀5美金相當。這時,雖然個人參與這兩個系統的成本相當了,但違約的懲罰極其不對等!雖然現在的專用挖礦設備會導致某些硬件投資在攻擊發生后直接歸零,但這種風險遠遠比不上權益證明協議中巨量的資金損失風險,即使后者不需要消耗能源競爭出塊。我們可以說權益證明和工作量證明的懲罰是不對稱的:在同等的區塊獎勵下,PoS系統中會有更多資金在承擔風險。以上分析指向了很多有趣的結論。如果權益證明能在同樣的成本取得更高的經濟安全性,這就意味的權益證明系統的安全預算可以比工作量證明少,但仍能取得相當的效果。進一步來說,也就意味著我們即使降低區塊獎勵,也能達到與工作量證明鏈相當的安全性。反方Paul:沒人能控制區塊獎勵

觀點:ETH下周將漲至2500美元:以太坊價格自2月21日以來首次突破1940美元的水平,區塊鏈咨詢公司Moonrock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Simon Dedic認為ETH下周將漲至2500美元,加密貨幣分析師Carl Martin也表示ETH已經突破重要阻力位,目標2500美元。(Cryptoglobe)[2021/3/14 18:43:11]

上面談及的不對稱性以及權益證明系統減少區塊獎勵做法,在比特幣的世界中并不成立。比特幣運行前景是:在某一時刻出塊獎勵直接就停了。維護系統安全性的只剩下交易費——它顯然不受共識算法決定,而是由市場對區塊空間的定價決定。同時也能大膽假設這些交易費就足夠支撐鏈的安全性。因此,如果我們同意工作量證明鏈沒有區塊獎勵也能運行良好,那上面觀點提到的不對稱性毫無意義——它只會讓權益證明鏈被質押者設置的“過于安全”了。反方的反方Eric

Paul說的有些道理,但他的反駁并不算刀槍不入。他的觀點建立在一個不充分的假設上:僅僅依靠交易費用能支撐工作量證明鏈的安全性。區塊鏈系統中的交易費隨時間變化高低起伏,同時關于單憑交易費能否提供所需的安全性的問題,本身也在比特幣社區內部引起了很多分歧和爭論。我們幾乎必定會看到交易費沒法提供必要安全預算的情況出現。因此站在這個立場上,權益證明協議在相同激勵下提供的更多安全性顯得十分有吸引力。最壞的情況下,工作量證明鏈在停止通脹后會變得不穩定,而權益證明鏈則僅靠交易費就足以維持。更厲害的是,這意味著PoS系統的原生資產可能具有更高的存量流量比!投機者們會蜂擁而至,不過對于一個不對稱安全預算的寶藏系統,投機熱也是理所當然。DanRobinson如是說:錢并不是一種資源

觀點:比特幣超過80%的漲幅是在5%的交易時間內完成:萬卉Dovey發微博稱,總結歷史數據大概可以得出比特幣超過80%的漲幅是在5%的交易時間內完成的,Shitcoin的話可能要更放大一些 (估計是95%的漲幅是在5%的交易時間內完成的甚至集中),不過和Bitcoin的不同是99.9%的Shitcoin對BTC匯率會持續下跌,少數天選之子除外。這個相當于你隨便丟一個飛鏢,80%的概率都可以砸中一個你覺得“賣得不錯”的點位,但是一旦賣掉,很有可能錯過那5%的暴力上漲的機會。或者換一個思路就是,因為大量的時間都是垃圾時間在橫盤震蕩盤整等等,所以“底部”的判斷相對頂部更加容易。譬如我回頭看我2015、2016的日志,就很明顯說譬如“200刀鐵底“ 或者 “500刀鐵底” 包括2018年的“3000刀鐵底”之類的籠統判斷。[2020/12/11 14:56:49]

讓我們用奶牛和火山分別類比兩種共識協議。Dan認為現實世界的財富并不能用社會中有多少“錢”來衡量。這個道理不言自明——瘋狂印鈔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富足。印鈔只能通過再分配使得某些人有能力購買商品,但作為整體的社會并不會因此突然增加生產能力,讓大家都變得更富足。然而,在權益證明的貨幣世界中,只有質押的錢這一種資產退出了經濟循環。所以同理,難道產品或服務僅僅會因為某些人質押了資產而減少嗎?不會的!這僅僅意味著某些人放棄了自己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能力而選擇了質押資產,對其他人而言,可供購買的選擇由此增加了。質押不會破壞現實世界中的任何資產,也因此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窮。Dan接著反駁道:并不會發生“將大量資本隔絕于宏觀經濟活動之外”這種事。正如政府通過印鈔讓每個人變得更窮,質押者通過鎖定自己的資金也讓其他人變得更富。由于每個人都富了一點點,整個體系中的凈資本量不會發生變化。反方Paul:錢確實是一種資源

觀點:當前熊市是在為整個加密市場做建設:7月14日,加密貨幣分析師Joseph Young發推稱,對于當前的加密市場而言,說熊市是為整個市場做建設可能更為準確。因為即使當前是否處于熊市,或者并未處于歷史最高水平,這也是具有爭議的。[2020/7/14]

Paul的觀點認為,錢不是水,并不會隨便倒在什么地方上都能各處水平。事實上,資本能被集中到某些領域更為關鍵,錢需要流向有用的地方。在充滿潛力的行業中適時集中注入資本對社會的推動,要遠大于給街上每個路人口袋里多添5刀。Dan的觀點是:錢本身作為一個計量單位看一點價值沒有這個觀點成立,但錢的分配過程會釋放巨大的價值。市場會把錢分配到產生價值的地方去,同時社會相當依賴于這些“堆在一起的錢袋子”能用在生產流程中。質押會顯著阻礙這些資本在市場上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流通,也就意味著本能得到資助的一些創新項目難以繼續。這就是質押模式的社會成本。反方的反方Eric如是說(#1)

我是通過“熵”這個概念來理解Paul的觀點的。在熱力學中,我們認為:低熵=秩序=高能量高熵=混亂=低能量

我認為這個邏輯可以應用到經濟學中。低熵=秩序=高經濟潛力高熵=混亂=低經濟潛力“堆在一起的錢袋子”其實就是混亂系統中的“有序”孤島。準確的資本分配能提高整個系統的經濟潛力。雖然部分實體的資金鎖定能讓系統中其它所有人都富一點點,但是這種財富卻雨露均沾地平均落到每個人頭上。系統整體的經濟潛力依然不理想。所以Dan的觀點實際上是“質押并沒有把系統中的錢拿走”,而Paul認為“雖然的確沒有把錢拿走,但是權益證明系統把經濟潛力取走了,制造了系統的混亂!”質押帶來的財富再分配丟失了原來集中資本所具備的能量。反方的反方Eric如是說(#2)

聲音 | 觀點:對于區塊鏈的投資 投資機構應持謹慎態度:對于區塊鏈今年的投資形勢,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表示: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去做嘗試和創新是很有必要的。第二,區塊鏈在今天確實看不到落地場景,而且在有限的、可見的未來,同樣看不到落地場景,這是區塊鏈最大的風險所在。第三,在國家層面,應該有序、高度監管地去嘗試這種創新,千萬不要一窩蜂地大干快干。眾麟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海彤則表示:他現在對團隊的要求是,要緊密關注區塊鏈在技術和應用方面的變化。“其實區塊鏈基本上提升到了國家的層級,它并不是簡單的像我們的天使投資機構能夠參與的機會。”(同花順財經)[2019/10/28]

上一個觀點還算不上是反駁,我其實同意了Paul的觀點。以下才是對Paul的真正反方論點。雖然我認為Paul在原則上正確,但如果我們思考深一步,想想究竟誰會去質押,整個問題的圖景立刻就變了。挖礦的環保能源首先我們重申一個事實,那就是質押和挖礦的競爭都一樣激烈。在挖礦中,如果礦工有路子找到更便宜的硬件設備以及能源,他就能打敗其它礦工,因為他的加入使挖礦難度增加了。因此,從宏觀視角看,礦業最有可能占著地球上最便宜的可用電力資源。有趣的地方來了,沒法用在其它場景的“山村”能源才是最便宜的能源。這些所謂的“受困”能源大多來自天然氣、太陽能、風能以及大量的水力能源。上述能源在礦業中的占比不斷升高,這個事實也是比特幣支持者在討論PoW的環境影響時常常強調的。這里說的的環保僅限于挖礦所用的能源類型,不涉及挖礦設備生產中所用的能源。質押的“環保”資本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到質押上。在質押中你永遠比不過的,最便宜的“資本能源”是什么呢?以以太坊為例,質押者往往是以太幣的長期投資者。如果一個人長期看好以太幣,并且已經決定在未來的5到10年內看漲以太幣,那他在質押上完全沒有什么經濟成本。不僅如此,對整個經濟體而言,無論這些人是持有還是質押,產生的影響都一樣。更重要的是,這種質押者愿意接受越來越低的回報,這種特性會讓他們在質押競爭中無往不勝!這些無意有其它用途的資本會擊敗有很多用途的資本,而后者則將流入到生產創造中,和上面的挖礦例子一樣。

-隨著質押池規模的擴大和越加激烈的競爭,質押的收益不斷下降-當有人說“權益證明不那么浪費能源”

回到最開始這張圖片,我之所以覺得搞笑是因為它調侃了權益證明只是拙劣地給工作量證明披了一層皮。

但是,反轉來了。現在看,用柴油發動機驅動充電樁并不等于直接讓車燒柴油。一輛被柴油充電樁充滿電的特斯拉,在路上能比燒相同多油的柴油車跑得更遠!電動引擎能更高效地利用能源,也因此真的更少浪費!同理,權益證明中涉及的資本要比主流比特幣支持者們所認為的多。“環保資本”這個觀點是我自己發現的很有意思的一個視角,同時也是我轉變,認為值得從社會影響層面探索權益證明系統潛在優勢的原因。對工作量證明來說,這意味著什么?

從狹隘的經濟學視角看,權益證明的確有我之前未曾考慮過的優勢,但我依然相信工作量證明是保障區塊鏈安全中最健壯的共識協議、是構建數字貨幣最可靠的支撐。本文略去了很多權益證明系統中技術上的安全問題——其中很多都和權益資產可流轉對系統安全性的影響有關。我現在依然很自信地認為,工作量證明是目前綜合考慮所有因素后最好的共識系統,不過未來立場可能會轉變。我將密切關注權益共識的發展。本文是為一期與ChorusOne合作的播客節目的準備稿,ChorusOne是多個權益證明鏈的驗證者。非常感謝Hasu、JamesPrestwich、DanRobinson、BrianCrain以及Torbj?rnBullJensen為本文貢獻的精彩觀點,同時也感謝PaulSztorc、AlexMizrahi、EminGünSirer、ZakiManian、DavidSchwartz、GeorgiosKonstantopoulos和其它很多人對這場討論的熱情參與。

-圖片來自以太坊開發者JohnAdler-最后,感謝DanRobinson、Hasu以及BrianFabianCrain三位老鐵。

Tags:區塊鏈比特幣DANSON區塊鏈最直白的解釋13年如果買了5萬比特幣怎么辦DANCE幣Crimson Network

瑞波幣
MPC:安全多方計算MPC正熱,如何通過MPC管理密鑰?_ATO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聞,受訪者:謝翔,PlatON算法科學家,采訪/撰文:李畫,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密鑰管理是一個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概念,已經成為區塊鏈領域重要的基礎設施.

1900/1/1 0:00:00
區塊鏈:2020年初始,社區223份問卷告訴你公鏈發展方向_VELA

文|鄭毅出品|PANews數據合作方|Velas區塊鏈概念大熱,底層基礎設施公鏈系統的建設也如火如荼,隨著應用層生態的跟進,開發者們愈加意識到所用公鏈技術的性能和安全性對應用的巨大影響.

1900/1/1 0:00:00
區塊鏈:開源的貨幣與開源的生態系統_COI

編者按:本文來自:以太坊愛好者,作者:KEVINOWOCKI,翻譯:阿劍,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開源的密碼學資產的浪潮正在搖撼整個世界.

1900/1/1 0:00:00
BTC:現在有784000個比特幣地址持有超過1個BTC,這會影響價格嗎?_DEF

研究表明,持有比特幣的賬戶地址數量激增了10%以上,此外,詳細觀察表明,零售參與度也在上升。對于比特幣投資者和發燒友來說是個好消息,對一些鏈上指標和比特幣錢包的研究表明,在過去的12個月中,世界.

1900/1/1 0:00:00
區塊鏈:區塊鏈市場全年融資47億美元,129家交易所融資總額占到4成_PAN

文|周文怡編輯|畢彤彤出品|PANewsPADataInsights:2019年區塊鏈相關融資事件累計653起,投資市場總體回暖,下半年融資活動較上半年環比增長超50%.

1900/1/1 0:00:00
數字貨幣:2020年的危機與機遇_BIN

2020年這個開局,一個組合拳暴擊,把我們都打懵圈了,這個春節相信大家過得跟拍電影似的,而且拍的是《生化危機》的現實版,比生化危機還恐怖,電影里你一眼就能看出來誰是敵人,現實中.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