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DOGE > Info

BCH:江卓爾談穩定論 vs 演化論_Charg Coin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本文作者:江卓爾,原地址: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4309541068773&mod=zwenzhang一、BCH分歧的雙方

BCH本次爭論中,一派以支持“ABC開發團隊”的比特大陸為首,另一派以nChain的CSW為首,并發布了BSV客戶端。兩派都認為BCH應該成為50億人的世界貨幣,但對于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兩派所主張的手段不同。比特大陸派認為BCH應做快速迭代更新,滿足市場和應用需求,吸引更多用戶,并最終達到50億人世界貨幣的目標。CSW派則認為BCH作為貨幣,應該保持底層的穩定,只有穩定的協議才能吸引應用和企業,甚至主張應該恢復到最初的0.1版比特幣、并鎖定協議,認為中本聰已經為比特幣設計了足以承擔世界貨幣功能的底層框架,只要在上層做開發即可實現目標。二、白皮書怎么設計比特幣?

要討論“穩定論vs演化論”,首先我們應該先了解,白皮書是怎么設計比特幣的?擴容派經常指出Core的路線違反了白皮書的目標,而Core派則反擊說,BCH分叉時增加的EDA/DDA難度調整算法違反了白皮書,白皮書里根本沒有DDA難度調整算法。實際上在白皮書里,不要說DDA難度調整算法了,甚至連大家習以為常的“區塊10分鐘一塊”都沒有,只是在第4章:工作量證明里設計了“區塊平均n分鐘一塊”:Theproof-of-workdifficultyisdeterminedbyamovingaveragetargetinganaveragenumberofblocksperhour.Ifthey'regeneratedtoofast,thedifficultyincreases.工作量證明的難度將采用移動平均目標的方法來確定,即令難度指向令每小時生成區塊的速度為某一預設的平均數。如果區塊生成的速度過快,那么難度就會提高。然后在第7章:回收硬盤空間里舉了10分鐘一塊的例子:……Ifwesupposeblocksaregeneratedevery10minutes…………如果我們設定區塊生成的速率為每10分鐘一個……白皮書其實非常克制,僅做了目的性描述,哪種設計更好地滿足白皮書的目標,就更符合白皮書。BCH的DDA難度調整算法,能在算力大幅變化時,讓區塊時間更滿足“平均n分鐘一塊”,所以更符合白皮書。在11月15日的算力戰中,我們將能直觀地看到什么叫“BCH的DDA難度調整算法更符合白皮書”,如果雙方都從BitcoinCore上大量調算力到BitcoinCash上進行算力戰,那BitcoinCore的區塊時間將明顯延長,長時間不能恢復,并發生嚴重擁堵,而BitcoinCash不管算力怎么變化,都能穩定“平均10分鐘一塊”。三、如何滿足白皮書的目標?

江卓爾:比特幣最重要的底層意義不是抗通脹:萊比特礦池CEO江卓爾剛剛發微博稱:“比特幣是很好的對沖法幣的工具。比特幣最重要的底層意義不是抗通脹,而是(因去中心化)達成的貨幣自由(無法通過某一個中心控制,因此自由流通,幾乎不可凍結、不可修改,不可增發),抗通脹只是貨幣自由的一個附屬產品。”[2020/12/9 14:37:57]

我們堅持白皮書中比特幣作為“電子現金系統”和“世界貨幣”的目標不變,那在外界環境改變時,我們也就必然要改變手段,才能保證目標不變。就像上文所舉例的,當分叉發生時,BitcoinCash將原來比特幣“2016個塊調整一次”的難度調整算法,修改為“每個區塊調整一次”的DDA難度調整算法。那么,這種協議層的修改,是否讓比特幣的底層變得不穩定?如果主張“穩定底層協議”時,應如何看待這樣的修改?目前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人都支持“穩定協議論”,這和“穩定協議論”的簡單、清晰、易理解有很大關系。CSW甚至在一開始提出的是更極端的“鎖死協議論”:把比特幣恢復到0.1版并鎖死,這個主張實際上無法實行,比特幣在0.1版后做了大量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協議層修改,這些修改——例如多重簽名——已經不可能刪除。為什么CSW會提出這樣無法實施的主張?這和這樣的主張簡單清晰,更容易理解、宣傳、獲得支持認同有關,但獲得這樣的認同,并不意味著這種主張的正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1958年的大煉鋼鐵運動,“我們要超英趕美”,“今年鋼產量要翻倍到1070萬噸”這樣的口號簡潔有力,在宣傳和發動群眾上有著巨大的優勢,但最后卻造成了巨大的經濟災難。而一個合理的鋼鐵發展計劃,必然復雜瑣碎,充滿調整反饋,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要根據經濟和市場的情況進行修正,甚至無法落到紙面上,更不用說“簡潔有力的宣傳口號”了。四、一個穩定論vs演化論的實例:DSV操作碼

江卓爾:信用貨幣不可持續 要對區塊鏈貨幣有信心:江卓爾剛剛微博發文《給大家充值信心——為什么信用貨幣不可持續》稱,現在使用的信用貨幣(無錨印鈔的法定貨幣)無錨印鈔的結果,就是無限加杠桿,而去杠桿意味著大量的痛苦和破產,政府被人民綁架,不可能去杠桿,最后的結果就是央行大量印鈔放水(各種QE),稀釋債務危機。但每次都用放水 “拯救” 危機,其實危機并沒有被拯救,只是被推后。純信用貨幣體系最后不可持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貨幣,雖然不知道行不行,但看起來是個可行的選擇。區塊鏈貨幣將和法定貨幣競爭,爭奪貨幣市場占有率,使得央行失去放水救市的能力。錯誤資本破產導致的波動,將被正確的資本削峰填谷,市場經過數個周期后,將能自己解決金融危機。[2020/3/15]

DSV操作碼是本次硬分叉的爭論焦點,也是典型的,穩定論vs演化論兩派的分歧點。DSV的目的是將外部信息引入區塊鏈中。現在的BCH區塊鏈是一個孤立系統,它不知道巴西vs阿根廷的球賽結果,不知道今天的股票價格是多少,甚至不知道BCH自己的價格。但如果有了DSV,BCH用戶就可以約定信息的發布方式,由某一個數據發布主體,通過簽名的方式,生成可被BCH鏈上DSV操作碼解析的數據。這樣某兩個用戶,就可以無需通過第三方機構,在BCH鏈上建立可靠的智能博弈合約。例如兩個人要賭巴西vs阿根廷的球賽結果,只要把幣打入一個多重簽名地址,然后球賽結果經簽名發布后,幣就會自動轉到贏家的地址中。進一步了解,可參見閃電的這篇文章:《Oracle真實世界數據鏈——將現實世界和區塊鏈世界相互打通》。“演化論”認為,DSV增強了BCH的功能,這是一個相當有用的功能,能為BCH帶來更多的應用和用戶。而“穩定論”則認為,不應為了上層應用或需求,去修改操作碼這種底層協議,底層協議應盡量保持穩定,能不改就不改。五、觀點的邏輯自洽

聲音 | 江卓爾:BCH的預共識做好了就能即時到賬:網友發微博稱:“看看支付寶,幾乎這邊支付那邊到賬,什么時候BCH能做到支付寶這種,那么全世界人估計都用BCH了。”江卓爾轉發并評論稱:“BCH的預共識做好了,就是這個效果,2-3秒就可確認。”[2019/1/9]

當我們面對兩個對立觀點時,首先要思考觀點是否邏輯自洽。1、“演化論”的觀點是邏輯自洽的,BCH要成為50億人的世界貨幣,所以BCH應考慮如何獲取更多用戶,而增強鏈功能,是一個吸引更多應用和用戶的有效手段。這也和“現金”“高頻、高接觸、高曝光使用”的邏輯一脈相承。有用則加,若錯則改,小步迭代,快跑前進。在BCH用戶數明顯落后BCE的情況下,增加BCH用戶數,是最重要的任務。2、而“穩定論”的邏輯首先會面臨一個問題:BCH的最高目標到底是穩定,還是獲取50億用戶?兩個目標并不一定能保持一致。有可能穩定可以獲取更多用戶,但也有可能適應市場需求,增加功能才能獲取更多用戶。如果競爭對手修改了底層協議,增加了功能,確實可以獲取大量用戶,那我們改不改?如果不改,那最后在競爭中落敗,用戶歸零,都滅絕了,還有資格討論對錯嗎?如果也改了,那不變成“演化論”了?3、實際上,Core拒絕擴容的觀點,就是一種典型的“穩定論”:比特幣應盡量保持去中心化,節點應盡量保持小,交易擁堵可通過第二層閃電網絡解決。而BCH擴容分叉的觀點,則是“演化論”:用戶的體驗非常重要,不反對第二層網絡,但現在區塊容量已滿,需要立即擴容,否則會導致用戶流失到其它幣上。六、如何處理開發中的爭議?

聲音 | 江卓爾:BCH富豪榜持幣減少是因為Coinbase在整理:據bitinfocharts數據顯示,BCH前100名的持幣地址持有BCH的數量出現了大幅下滑,對此江卓爾表示:前100名持幣大量減少,是因為Coinbase把之前幾萬幣一個的地址,整理到8000幣一個地址。[2018/12/11]

“演化論”邏輯上很漂亮,但對區塊鏈而言,卻有一個致命問題:快速迭代需要頻繁的修改,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中,誰能做這樣的決策?ETH可以做快速迭代、頻繁修改,那是因為創始人VitalikButerin的存在,能裁決不同的修改意見,VitalikButerin是ETH系統中“天下大義,當混為一”的“一”,而比特幣系統中的“一”,則是算力。但算力和VitalikButerin還是有巨大區別,算力無法直接參與開發,算力甚至不能介入開發。我曾設想過,所有的開發修改都形成BIP提案,然后由算力投票決定BIP提案是否通過,但經過推演,發現實際不可行。證明不可行只需要有一個反例就足夠了:比特大陸曾經提議礦工統一捐出挖礦產出的一小部分給開發,但因有政府強制稅收的影子,被社區大部分人反對,提案因此而流產。但如果算力能直接決定開發提案,那比特大陸就能直接以優勢算力,通過實施礦工捐助提案。這并不是社區大部分人愿意看到的結果。我們知道暴力決定元規則,元規則決定一切規則,但這不等于“暴力直接決定一切規則”,大部分規則是在元規則下,各方力量博弈的結果。算力是比特幣系統的“一”,是最終裁決力量,但“最終裁決力量”并不等于“直接裁決一切”。比特幣具體的開發提案,應該由開發組和各方博弈決定,只有在各方無法談攏,比特幣面臨分叉時,才是算力這個“最終裁決力量”上場的時間。總結:

動態 | 江卓爾發文分析屯幣61.6萬BTC+75萬BCH的神秘處女座:江卓爾分析發文分析61.6萬BTC+75萬BCH的神秘處女座囤幣:1. 看起來不像交易所整理幣,因為大部分交易所的冷錢包地址都在百富榜的前幾位,一般5-10萬幣。門頭溝交易所(Mt.Gox)在破產前還占了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的70%,根據破產后的數據,存幣也就幾十萬,目前應該沒有任何交易所有61.6萬幣;2. 其中一個來源地址是被我稱為 “韭菜大佬” 9個地址中的一個1EBHA1ckUWzNKN7BMfDwGTx6GKEbADUozX;3.“韭菜大佬” 從2013-11-23(被牛市暴漲吸引進來)買到2014年11月15日(熊市見底前);4. 2016年1月,比特幣重新進入牛市后, “韭菜大佬” 9個地址中的7個,幣被陸續移走,移走過程都是拆成20、50、100幣一份后,化整為零。剩余2個地址的幣至今未動。處女座的一部分幣,來自于9地址中的1EBHA1ckUWzNKN7BMfDwGTx6GKEbADUozX,因此可以推測處女座很可能是買入屯幣。[2018/12/6]

1、比特幣在目標一致,只是手段不同時,應通過算力仲裁機制,減少削弱力量的、無必要的分叉。2、白皮書對比特幣多為目的性描述,實踐中重點是滿足白皮書的目標。3、如果堅持白皮書目標不變,為了滿足不變的目標,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必然采用變化的“演化論”。4、“穩定論”主張簡單清晰,更容易理解、宣傳、獲得支持,但并不意味著主張正確。“穩定目標”和“用戶數目標”在邏輯上相沖突。5、“演化論”必然產生沖突分叉,此時應通過算力做分叉裁決,避免無必要的分叉。

Tags:BCH比特幣區塊鏈COIEBCH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2021區塊鏈的未來發展前景Charg Coin

DOGE
區塊鏈:2018 區塊鏈物聯網行業研究報告_BTC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塔智庫,作者:鏈塔分析師團隊,星球日報經授權轉發。自2017年以來,我國政府部門出臺了《物聯網“十三五”規劃》、《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等多項政.

1900/1/1 0:00:00
BCH:BCH算力大戰前夕,雙方期貨已提早上線,ABC價格是SV價格4倍_比特幣

BCH大戰在即,各方都在摩拳擦掌,為此準備。今日,美國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Bitfinex發公告宣布,為支持BCH的硬分叉,他們將在并將在11月15日下午3:30暫停BCH的充提,下午4:40進.

1900/1/1 0:00:00
區塊鏈:2018 年前三季度首次代幣發行融資分析報告_比特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塔智庫(ID:liantazhiku),作者:鏈塔分析師團隊,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前言首次代幣發行是區塊鏈項目應用最廣的融資方式之一.

1900/1/1 0:00:00
區塊鏈:游戲創企 Mythical Games 完成 1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擬在 EOS 區塊鏈上發布新產品_MYTH幣

MythicalGames是一家被業內人士稱為“下一代游戲技術工作室”的區塊鏈游戲初創公司,在他們開發的線上游戲中,玩家能夠擁有自己開發、或收購的數字資產,并且利用區塊鏈獲得真正的數字所有權.

1900/1/1 0:00:00
BCH:“算力之戰”誰是最后贏家,還是這根本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_ABCO

編者按:本文來自白話區塊鏈,作者:五火球教主,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教主,BCH兩邊打起來了!比咱們當年部落和聯盟干架還刺激!”戰士看熱鬧看得一臉興奮.

1900/1/1 0:00:00
區塊鏈:區塊鏈還有多長的路要走_比特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王嘉平,作者:王嘉平,星球日報經授權轉發。上一篇《區塊鏈到底有什么了不起》沒聊完的,在這里繼續。這一篇是我和PPLive的聯合創始人張小兵共同討論一起寫的.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