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波場 > Info

STO:證券型通證:一個律師的邏輯思維_TOK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前言當大家把關注點放在STO(SecurityTokenOffering)上的時候,可能忽視了一個重要邏輯,STO只是SecurityToken的發行(Offering)過程,STO本身與SecurityToken并不是同一個概念,SecurityToken的定義、所涵蓋的流程與環節也遠超過了發行或者流通的環節。SecurityToken對證券行業和通證行業未來的意義,與STO帶來的意義可能大相徑庭。SecurityToken會對投資標的構成方式、組成形式造成長遠影響,與區塊鏈技術和通證工程存在緊密聯系,存在著許多的未知與空白需要探索;SecurityTokenOffering只是「證券發行」的一個替代詞,其適用規則大多是已知既存的,其創新意義更多的在于證券發行過程中的金融技術創新,與區塊鏈技術、通證經濟(或通證工程)并無太多關系。對于STO的過度關注,分散了大家對于本更有意義的SecurityToken的研究與探索。STO是什么

似乎每個人都在討論,但大部分討論的結論都似是而非,這源于對STO本質的認知偏差。市場觀點STO是一種合規的新型ICO形式STO是一種公開的通證募集形式STO是一種非公開的通證募集形式STO類似于降低了門檻的IPOSTO即意味著被監管機構認可/背書STO都是需要證券監管機構審批/審核/批準的STO如果在特定國家‘完成’,那么可以和ICO一樣讓通證實現“全世界流通”STO是在美國通過RegD/RegS/RegCF/RegA+/...等注冊豁免方式非公開發行澳大利亞監管機構為SecurityToken/STO制定新規則...實際上,大部分人將STO等同于EquitySecurity(Stock)TokenOffering,即股票型通證發行。進而以InitialPublicOffering(IPO)去聯想STO。似乎突然間,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為SecurityToken這一類新興資產形式制定了一個全新的公開發行標準,只要符合某規定,或經過某審批,就可以按照ICO或者IPO的標準去公開發行SecurityToken了。簡單的真相

數字資產交易平臺OSL完成香港首次證券型代幣交易:數字資產交易平臺OSLDigitalSecurities完成BCAP代幣(證券型代幣)首次交易。這也是繼香港證監會發出首張虛擬資產交易牌照后,香港合規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完成的首個證券型代幣交易。BCAP代幣是以太坊的智能合約數字代幣,最早由BlockchainCapitalTokenHubPtd.Ltd在2017年發行。BlockchainCapital在BlockchainCapitalIII數字流動性風險基金有限合伙人中持有權益。基于以上架構,BCAP代幣間接為該風險資本基金提供支持,此基金投資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技術。OSLDigitalSecurities是獨家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和經紀商。按照香港法律,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只可面對專業投資者或機構。香港證券法對專業投資者的定義是:獲受托管理不少于4000萬港元或等值外幣的資產的信托法團;擁有投資組合總值不少于800萬港元或等值外幣的個人。(吳說區塊鏈)[2021/6/7 23:18:31]

目前大部分SecurityToken是TokenizedEquitySecurity,只是變換了權益載體,很久很久以前是紙,很久以前變成了中心化電子賬簿,以后可能會逐步變成去中心化的電子賬簿。SecurityToken所指的Security包含的不僅是股票型權益,還包括債權、部分衍生品、投資型權益份額等各類被各國法律定義為證券的法律權益。目前尚未看到主流國家專門為SecurityToken制定不同的證券監管規則,發布的多是指引性文件,即厘清定義、闡述SecurityToken如何適用現有監管規則。STO并不是一種特定的證券發行方式,目前為止,并沒有專門適用它的發行規則。STO和證券發行一樣,適用發行所在國及募資對象所在國對于證券發行與募集的法律與監管要求。論證展開·復雜問題的簡化

Roger Ver:發行證券型代幣不應需要許可證:BCH支持者、Bitcoin.com創始人Roger Ver今日發推文稱:“證券法已經過時。在2021年需要許可證才能發行證券型代幣與在2001年建立網站需要許可證一樣愚蠢。”[2021/4/26 20:57:47]

從法律合規的角度,可以認為SecurityTokenOffering=SecurityOffering。當大家心里有這個等式之后,問題就簡單多了。要回答什么是STO,其實就是回答什么是證券發行。后者在各個資本市場中有成熟的規則,下面以美國市場的股票發行為例。一般所說的“美國IPO”即是指去美國市場做股票「公開發行」,即按照美國《SecuritiesActof1933》要求,企業發行證券必須進行注冊登記,向美國證監會遞交報告,披露與此次發行相關的信息,也就是提交注冊登記說明書*。SEC會對文件就其完整性、適當性進行審查*。注冊登記說明書生效之后,企業可以選擇合適的交易所作為發行平臺。美國證券法對于企業發行股票向投資人募集的注冊登記要求有規定一些豁免情況,常見的如RegA+,RegD,RegS,RegCF。但這類發行往往都有限制,不嚴謹的說,可以理解為「非公開發行」;通常體現在投資者的身份限制、單個投資者可投資的金額限制、投資之后的禁止交易時間等等。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可見的"STO"方案都是完全依據現行法律對于證券發行的相關規定所設計與執行的。所以,到底STO是什么呢?按照字面詞義,即,證券型通證發行。關于STO的一些典型問題

TokenSoft將證券型代幣服務擴展至歐洲:金色財經報道,受監管的證券型代幣平臺TokenSoft宣布與其同名的歐洲合作伙伴TokenSoft International AG簽署許可協議,后者將擁有TokenSoft代幣化軟件的獨家發行權,以將其業務擴大至歐洲市場。[2020/5/7]

STO對發行主體沒有規模門檻?第一,需明確基于哪個國家做STO,不同國家對于證券發行的規定有所差異;第二,要明確ST的權益構成,不同的權益類型,可能會有不同的規則;第三,要明確本次進行“Offering”的形式。例如,是以公開發行的方式做,還是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做;如果以公開發行的方式,能否承擔相應的發行成本、達到相應的信息披露要求、以及現有證券交易所對于發行的經營要求;如果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做,能夠接受哪些募資、宣傳、流通等方面限制,不能接受哪些,從而確定可選擇的具體規則。最后,針對具體規則的選擇,“門檻”就很容易確認了。STO只要備案就可以開始募資?一般如果以公開發行的方式,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選擇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取決于具體適用的豁免條款,有些豁免條款下,確實完成證券法要求披露的信息就可以開始募資。STO備案的條件是什么,備案公司的資格要求是什么?依然,STO不是一種特定的證券發行方式,從法律意義上,它可以是任何一種證券發行方式,所以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確定選擇何種證券發行方式。以美國證券法為例,如果選擇RegD/RegS豁免規則作為證券發行方式,那么除了必要的向投資者披露信息之外,需要做的是向美國SEC提交FormD/FormS進行備案,任何企業理論上都可以選擇這種方式進行備案。STO的流程是不是備案→募資→審核→上市,這個過程中SEC在哪幾個環節監管?要確定STO的流程,先要確定發行方式....以美國證券法為例,如果選擇RegD/RegS的規則作為證券發行方式,完成備案之后即可進行證券發行,SEC也不會對備案進行審查;當然,這里的“證券發行”與我們常見的在交易所進行公開交易,也完全是兩回事。澳大利亞、新加坡、愛沙尼亞、馬耳他等等的STO門檻會更低、成本會更低么?很有可能。但STO并不能從法律上解決各國的監管差異與跨國合規的成本。不同國家的證券法對于投資人的保護力度是不同的,通常而言,保護力度越高,對于發行證券的企業來說,成本越高;對于投資人而言,則對投資者更高的保護可能更具有吸引力。另外,各國的監管門檻并不因為ST而消失,即,一個企業在澳大利亞依據本地證券法完成了某種類型的STO,并不意味著其自動豁免了他國的監管;例如,他們在募集過程中有美國投資者參與,那么這依然屬于美國證券法適用的情況,發行企業依然需要考慮美國證券法下的發行合規問題。這更多是各國證券法或投資者保護法律的管轄權問題。STO現實狀況

動態 | Polymath終止兩個內部項目,并將專注于證券型代幣應用程序:據cointelegraph報道,基于以太坊的證券型代幣平臺Polymath將終止其兩個計劃中的內部項目,并解雇了這兩個項目的10名員工。該公司正在將公司資源匯集到其證券型代幣應用程序Polymath Token Studio,迄今為止已經發布了130多個證券型代幣。[2019/7/6]

全年7*24的市場、優于傳統方式的結算效率、全球化的市場流動性、更小的交易單位、較低的發行成本。這些確實是通證化場景下的理想優勢。然而,在現有監管與法律的框架下,許多假設在短期內都是烏托邦式的臆想。一味鼓吹STO就是下一次人類/技術/金融/產業變革,或者萬物都要Tokenization的“布道者”,請小心他們隨時成為新一波收割者的化身。事實上,目前市場上以豁免注冊或非公開發行為主要方式進行所謂的“STO”的TokenizedStock/Asset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STO面臨交易方式、交易對象的限制所帶來的流動性困境通過豁免條例等非公開發行的方式,所發行的證券在流通環節上存在不同的限制,比如只能在同類合格投資者之間轉讓或交易、或者同類外國投資者之間轉讓或交易,比如首次投資之后需要持有特定時間之后才能進行轉讓或交易。通過豁免條例等非公開發行的方式,所發行的證券在交易對象上存在不同的限制,比如美國證券法下的合格投資者、非美國投資者等。并且這些對象的限制是證券持有者在任何時間需要滿足的。例如,僅通過RegD發行的證券只能在符合美國證券法下的合格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與流通。STO跨平臺流通受制于合規要求與現有技術的脫節短期看,這還是一個有挑戰的目標。在目前單一平臺都未能上線的情況下,要實現跨平臺流通,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例如,各自采用不同技術解決方案滿足投資者身份識別的通證,如何相互流轉?這不亞于解決跨鏈問題的難度。STO可能帶來公司治理的挑戰不同于「功能型通證」無法承載任何法律保護的決策投票權利,「證券型通證」可能將使得團隊面臨投資者關系管理這一更重大的挑戰,因為這些證券型通證極有可能賦予了持有人決策權,而大量中小投資者直接參與項目決策,這可能是需要極強的溝通能力和投資者關系管理能力。另外,敵意收購、甚至惡意阻撓公司治理,都有可能隨著投票權利一并出現。STO并不能降低同類型證券在發行階段的合規成本與門檻相較于「功能型通證」監管空白的現狀,「證券型通證」將面臨更明確和嚴格的監管,以及事后懲罰機制。從大部分國家的司法實踐來看,目前對于ICO的事后追責,大多依據的是非證券法下的詐騙行為等,本身構成違法或違規的可能性是遠低于證券法的,同時也遠沒有證券法約定的具體詳實。持續的合規責任與成本。對于團隊而言,按照證券法的要求,如實披露信息、不做虛假或不當陳述或宣傳,都是需要專業法律與合規團隊進行把控的事項。STO并不解決可分割所有權(FractionalOwnership)的弊端FractionalOwnership對于傳統的證券市場,似乎毫無意義,因為電子化的權益本身就可以方便的進行拆分切割。FractionalOwnership的法律實現路徑,從目前看,大多屬于資產證券化的后續延伸,而非縮短資產證券化的路徑。究其原因,物權制度本身如果需要兼容通證,需要的將是立法層面的變革,而現有的解決方案,不論通過信托、亦或SPV股權份額化的方式,依然屬于傳統資產證券化的范疇。退一步說,即便不考慮上述問題,FractionalOwnership看似可以給低流動性資產帶來流動性,但很多資產其實并不適合。以過去幾年在中國市場上出現的“文交所”“郵幣卡交易市場”為例,最終形成穩態的不是一個理性的價值發現市場,而是一個高度投機和被操縱的市場。總結

動態 | OpenFinance推出受監管證券型代幣交易平臺:據financemagnates報道,代幣化證券交易平臺OpenFinance Network(OFN)正在美國推出第一個受監管的證券型代幣交易平臺。OFN表示,基于以太坊的BCAP代幣將成為首批在平臺發布時可交易的資產之一。[2018/12/15]

STO(SecurityTokenOffering)目前只是「證券發行」的一個替代詞,本身的創新意義更多的在于證券發行過程中的金融技術創新,做得是證券發行這個環節上錦上添花的事情;期待通過STO實現類似ICO模式的“監管套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STO本身并沒有改變投資的基本邏輯,即:標的資產本身的可投資價值才是影響投資的決定性因素。真正值得讓業者加以關注的,不是SecurityTokenOffering這個過程,而是SecurityToken本尊;因為技術變革可能對標的資產構成帶來深遠的影響。-----備注美國SEC要求的注冊登記說明書一般由兩部分組成,招股書及注冊說明書。正式招股書會注明注冊的生效時間、發行時間、發行價和其他相關信息;但這時用于申報的是非正式招股書,用紅墨印刷,俗稱“紅鯡魚”(preliminaryprospectus,初步招股書),提醒讀者這是非正式皈本。其主要內容包括:封面、概要、公司、資金投向、分配政策、股權攤薄、資本化、財務數據摘要、管理層的討論、管理層及主要股東、法律訴訟、證券介紹、總結。注冊登記說明書的內容包括:承銷費用、董事及管理層的酬金、公司未登記的證券、其最近交易情況及附件和財務報表目錄。美國SEC對注冊登記說明書的審查基本邏輯不同于中國證監會對于證券(股票)公開發行的審核機制,簡單的說,前者本質上是“注冊制”,更市場化,監管機構主要保證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是否有投資者認購更多交給市場;而中國采取的是“審核制”,即證監會將根據企業財務狀況、行業發展等情況進行考察,如果符合審核標準,才會通過。注:本文僅為我們對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一般解讀,不應視為或構成任何司法領域內的法律意見或建議。

作者介紹:蔣慧杰共識法域合伙人畢業于William&Mary法學院及廈門大學,美國紐約州執業律師。先后供職于美國知名律師事務所及投資銀行。對區塊鏈行業研究、風險控制及管理擁有多年經驗。聯系方式:jianghj@lawinnov.comWechat:Genejiang

Tags:STOSECTOKTOKESTOASecret NetworkBloomzed TokenABCC Token

波場
ABS:馬云是ABS鏈的真爸爸還是假爸爸? ABS鏈借馬云之名或已集資數億元_PAY

作者:互鏈脈搏·觀海幾個月前,馬云曾說,沒有區塊鏈的阿里會死的。馬云自己不會料到,他的這句話不但成為“ABS鏈”的營銷手段,還被ABS鏈認了“真爸爸”.

1900/1/1 0:00:00
區塊鏈:在首爾,我跟著“黑客男團”一起學習如何寫智能合約_PHONON幣

“Thesecondplacegoesto……CaraDora,team7.Congratulations!”主持人宣布本次hackathon亞軍的時候.

1900/1/1 0:00:00
區塊鏈:一文看懂智能合約的現狀與未來_RAC

本文來自:infoQ,作者:HarryPapacharissiou,星球日報經授權轉發。導讀:毫無疑問,智能合約可謂是分布式賬本技術帶來的最具革命性的創新.

1900/1/1 0:00:00
AMB:將代碼上鏈存儲,用token激勵開發者,「Kambria」想做機器人領域的GitHub_blackmambacoin

在開源社區GitHub中,近900萬的開發者用戶們在此將自己的研發成果開源。大量開源內容的集合,也幫助各個企業用戶簡化了軟件開發的難度.

1900/1/1 0:00:00
區塊鏈:中本聰愿景的真正繼承人是分布式賬本,而不是代幣_bitsg幣星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內參,編譯:內參君,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比特幣白皮書(bitcoinwhitepaper)發布10周年,這無疑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技術成就之一.

1900/1/1 0:00:00
區塊鏈:數字通證:國家的殺手锏 ——冰點展望之二_數字貨幣是不是騙局

編者按:本文來自通證通研究院,作者:宋雙杰,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導讀與大眾共識不同,我們認為,各國政府將是通證應用的最大受益者,當前冰封的通證一級和二級市場一定會迎來春天,區塊鏈的未來一片光明.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