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Pol幣 > Info

ETH:V神帶你重新認識ETH2:理念、路線圖、技術_ROLL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市場已經完全被18000美金的比特幣的表演吸引了目光,一度年內新高的以太坊都幾乎沒有人討論。

合約地址余額不斷累積增長、12月1日的官宣發布日期,ETH2似乎一切順利。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社區現在依然還有很大的分歧,比如關于是否使用分片做數據存儲,關于轉換共識后的合并,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分叉等等。

而普通用戶對ETH2也并沒有宏觀的了解,ETH2的性能到底是什么樣的?為什么Phase2會暫時擱置?

如果有一個人能為我們做關于ETH2這個話題最宏觀的梳理,那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Buterin一定是最適合的人選。律動研究院整理了Vitalik在2020年10月19日在Bankless上的訪談,在2個小時的時間里,V神談到了以太坊的設計理念,簡單地重申了ETH2的路線圖,并細節闡述了以太坊未來技術選型的由來和原因以及其他社區中熱議的話題。

相信這篇文章讀完后,大家會對ETH2的輪廓有一個更加全面的理解。

以下是律動研究院的整理,本文篇幅約9700字,閱讀需15分鐘。

為什么是PoS分片

應用PoS這種復雜系統主要為了實現幾個關鍵的目標,其一是杜絕PoW系統的低效和能源浪費,還有就是隨著ASIC越來越成熟,PoW系統需要避免中心化風險。相比于PoW系統,PoS系統更加民主開放,人們能夠更加容易地參與到網絡中,不管是普通用戶還是質押者。

分片是一種擴容解決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以太坊可處理的總交易量。可擴容性對于以太坊來說是十分關鍵的,因為以太坊應該是任何人都可交互的全球性公共基礎設施。作為新時代互聯網底層基建,其應該是開放的、任何人都能輕易參與進來的。

如果不采取分片這種去中心化擴容解決方案的話,那其替代方案可能就是需要讓中心化機構運行一個超級網絡,然后接入可信側鏈,但這并不是Vitalik想要建設的。曾經有許多歷史事件已經證明了過渡中心化的系統是十分容易被操控的,最終會與設計者的設計初衷所背離。

保持以太坊的初衷

去中心化的無許可網絡

以太坊網絡不想成為那種依賴于超級節點的網絡,這也是以太坊網絡區別去其他網絡的地方。在不依賴任何超級電腦的情況下,以太坊應該是一個能完全正常運行的系統,最理想的情況是一群家用筆記本在運行以太坊網絡。正如一些比特幣信仰者所說,如果網絡過度中心化、被幾個機構所控制,最終可能會走向不盡如人意的方向。

EHT2想要打造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其中的PoS生態,這也是為什么以太坊一直不傾向于超級節點這種方式,也不相信「多數誠實」這種假設,這和比特幣的思想很相似。在網絡中,參與者最好對鏈自行進行驗證,盡量不去相信礦工,因為礦工不一定都是誠實的。

總體來說:

1.ETH2更環保,更高效了;2.ETH2保證大多數普通用戶能夠直接參與到鏈的寫入;3.同時保證大多數普通用戶能夠在不依賴可信API的情況下直接讀取鏈的數據;4.讓大多數普通用戶能夠參與到鏈的共識中。

如果將2、3、4融合在一起,就得到一條強抗審計、抗社會攻擊的區塊鏈。

人們真的在乎這些以太坊堅守的特質嗎?

有許多以太坊的競品對于去中心化、無許可、以及以太坊堅持保守的特質進行了妥協,但本質上中心化路徑在短期可以做到十分高效,但長期卻會有很嚴重的副作用。比如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孫宇晨收購的Steemit,過度中心化最終會導致社區分叉。EOS也出現過賄賂攻擊。最終,中心化鏈中的核心參與者將串通勾結,侵蝕普通用戶的權益。

V神:希望以太坊同時實現“功能性和簡單性”兩個愿景:3月30日消息,V神(Vitalik Buterin)發文表示,以太坊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兩種愿景之間的平衡:一個重視安全性和簡單性的純粹而簡單的區塊鏈,以及一個用于構建高級應用程序的高性能和功能性平臺。

V神稱其個人夢想是嘗試同時實現這兩個愿景:一個基本層,其中規范每年都比前一年更小;一個以第二層協議為中心的強大的開發人員友好型高級應用生態系統。實現這樣一個理想的世界需要很長時間,而更明確地認識到這需要時間,我們需要一步一步地思考路線圖,這可能會對我們有很大幫助。

V神認為,有路徑實現改善功能性和簡單性,盡管可能會比較曲折。[2022/3/30 14:27:32]

從治理層面來看,如果一條鏈的投票治理權都掌控在那些持幣大戶手中,長期來看這是十分危險的。

所以在長遠來看用戶對于去中心化、無許可等這些特質是十分關心的。這些特質需要時間讓人們去慢慢意識到他們的重要性。當大環境好的時候,社區沒有紛爭,大家的意見趨于統一,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很開心,治理不會出現問題。但當出現問題時,社區內出現紛爭,意見不再統一,那些過度中心化鏈的用戶的權益或將受到損害。

其他堅守這些特質的社區

Coda很不錯,他們試圖打造可使用零知識證明的鏈,這樣一來zksnark就可以代替個人直接對鏈進行驗證了,節點是無法直接作惡的。Mimblewimble和ETC也不錯。ETC雖然沒有實行分片,但盡量保持著去中心化的擴容方案。

然而對于以堅持這些特質作為賣點的項目來說,他們是沒有主打其他概念的項目吃香的。因為堅持這些特性注定意味著能講的故事很有限,然而如果用其他概念講故事,那就可以講出很多東西。雖然主打這些特質的鏈會很少,但Vitalik相信這部分項目終將會很成功。

蓄勢已久的PoS和分片

在ETH1.0發布之前,PoS和分片就已經被認定為改進ETH的方向。Vitalik對社區在初期如何進行技術方向選擇這個問題做了解答。

早在2015年,社區就基本對PoS和分片的技術路徑達成了共識。DAO分叉事件的發生更加鞏固了這一點。那些當初反對PoS和分片的人同樣反對DAO分叉,所以他們最終選擇了支持ETC。

確信PoS和分片是對的技術方向確實花了一段時間。回頭看最初的一篇關于Slasher的博客你會發現在這篇文章的開頭寫著:Slasher是在為未來有可能實行PoS時做準備,在14年1月時,Vitalik其實還不確定POS是否有本質上的缺陷。

如果回過頭再去看分片,當時Vitalik認為區塊鏈應用分片技術也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在《HardProblemsinCryptocurrency:FiveYearsLater》中,分片與其他幾個問題一同被列為當時區塊鏈無法解決的問題,或是能解決但需要做本質取舍的。

2014年之后,另一個問題又成了熱議的焦點,那就是PoS系統的「NothingatStake」問題,Vitalik在《ProofofStake:HowILearnedtoLoveWeakSubjectivity》中做了解答。雖然PoS無法做到與PoW有完全相同的特質,但PoS可以盡可能吸取PoW系統中的優勢。

在16至17年間,人們又對其他共識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終搞清楚了如何將PoW的安全模式應用到PoS中。

對于分片來說,最主要的問題在于如何選擇最佳的安全模型。在2015年,Vitalik及技術社區開始嘗試隨機采樣的方式,這是對于將分片技術應用在鏈上的一個突破。在2017年時,社區完成了數據可用性證明的突破,這使得分片鏈能夠在「多數不誠實」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安全。通過這些探索之后,我們發現分片是可行的方案。

V神:不會同時存在兩個版本ETH:金色財經報道,針對推特用戶提問“你不認為暫時在交易所中會出現兩個版本的ETH嗎?”,V神回復稱:“為什么會有人為此提供流動性呢?僅是將ETH轉移到ETH 2鏈上,不會產生利潤。”[2020/11/5 11:39:38]

在2015年發布ETH1.0時我們認為PoS應該會在一到一年半之后實現,但實時表明當時的想法都太過樂觀了,但當時大家都很有信心。

從以太坊的貨幣政策看代幣分發機制

當初社區對于以太坊貨幣政策的共識和現在并不太一樣。如果去看最初的以太坊白皮書你會發現,最初的發行計劃是每年會增發1600萬枚ETH,并進行永久增發。此政策的基本原理是,系統需要一直不停地增發來保持系統的安全。當時社區認為PoS的安全成本并不一定比PoW低,所以有可能永遠保持PoW機制。并且社區希望不光是現在參與到網絡的人能夠得到ETH,之后參與到網絡中的人也應該能夠得到ETH。這是當時的設計邏輯。

之后Vitalik和技術團隊認為PoS雖然是有必要且可行的,但PoW卻有可能是最平等公平的分發方式。10年到13年時,PoW被認為是最民主的代幣分發模型,甚至成為了當時BTC的一大賣點:只要你打開電腦,你就能得到一些BTC。這或許也是當時BTC最吸引人的一點。但實際上PoW并不能形成技術上的長期穩定均衡,當挖礦很賺錢時,就會出現專門的礦機,BTC是最好的例子,從GPU革命到FPGA革命再到ASIC革命。對于以太坊來說,其PoW算法雖然對ASIC有特殊的抵御能力,以此保證ETH挖礦的公平性,但隨著時間延續,以GPU為主的系統也會變得越來越趨向于金錢和資源,最終可能還是會導致ETHHASH遭受ASIC風險。

所以PoW不管怎樣都會走向ASIC。雖然ETH使用GPU挖礦,但專業ETH礦工還是會將業余礦工驅逐出市場。

這是PoW挖礦機制的問題,BTC已經存在財閥統治的問題,對于ETH來說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不管算法如何改進,都無法避免走向ASIC。

代幣分發機制的設計挑戰在于,確保其中立性。PoW系統的好處在于人們知道算法是什么樣的,任何人都可以去做驗證,任何人都能參與。但像Ripple那種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分發的方式就很不公平,首先,不是人人都能參與到其中,其次黑客可以為了得到代幣注冊一萬個賬號,你不想看到一個底層公鏈的代幣分發模型是這樣的。而對于PoS系統來說,其本質就是將代幣再分發給代幣持有者,并讓代幣持有者維護網絡安全。除了現有的PoS及PoW的代幣分配機制外,現在沒有什么更中立的代幣分配機制了。如果在PoW和PoS分配機制上稍加改動,可能又會一起其他方面的爭議。

PoWV.SPoS

很多人認為PoS缺點在于,只要你在創世時參與到網絡中得到代幣,之后你就可以永遠作為質押者參與到網絡中,然而PoW中的礦工卻需要一直更新硬件設施。

Vitalik認為POS并不是100%優于POW,從這點上PoW在減少長期捕獲方面就要優于PoS。

首先,PoW市場現在還很年輕,可能會經常受到外界的影響,但這些問題可能對于成熟后的PoW市場就不再是問題。但關于常被BTC礦工討論的熱力學極限問題來說,當產出一個哈希答案的成本低至極限時,效率是無法再提高的,這確實將成為PoW無法解決的問題。其次,對于POS來說,如果你有32個ETH你就可以自己成為驗證人,獲得更多的代幣,如果你沒有那么多ETH,也可以通過與其他人一起進行質押,獲得ETH。而在PoW系統中你必須有足夠的啟動資金購買礦機,不然你是不可能挖礦的。這樣PoS也杜絕了財富過度集中的問題。最后,POS的回報要整體低于POW,參與的人越多收益越低。

V神在推特發布其個人版本ETH 2路線圖:金色財經報道,V神連續發布數條推文稱:“以下的路線圖是我對ETH 2未來約5-10年及以后的樣子的大概看法,路線圖僅反映了我自己的觀點,隨著發現新信息或新技術,詳細信息可能會更改。總體來說,過去兩年從“blue sky”研究(試圖理解什么是可能的)向具體的研究和開發進行了堅實的轉變。我們對權益證明的功能和限制、分片的安全模型等了解了更多。此外,在過去的2年中,一個趨勢正不斷增長,即維護兼容性并確保應用程序的平穩過渡,以及將ETH 1.x和ETH 2融合在一起作為一致性愿景的一部分。從這里開始,研究仍在繼續。”[2020/3/19]

所以總體來說,PoW有其優勢,而PoS更容易參與但收益會比較低。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有人擁有51%的幣或51%的算力該怎么辦。相比于PoW,PoS給了社區更多的挽救方案。對于POW來說,你只能眼看著51%攻擊的發生,或許你能軟分叉,可是攻擊者可以繼續攻擊分叉鏈,Vitalik管這種攻擊叫做「SPAWNCAMPATTACK」,要想解決問題就只能改變POW算法,但這不光傷害了攻擊者,也傷害了普通礦工。當PoW算法被更改后,接下一段時間將沒有人擁有新算法的ASIC礦機,如果攻擊者壟斷了CPUGPU市場,那攻擊者可以繼續發起攻擊,接下來這條鏈就完了。

所以對于PoW鏈來說,他是拿51%攻擊沒有辦法的。但對于POS系統就不一樣了,那些被攻擊的人可以重啟另一條分叉鏈,并在分叉鏈上刪去攻擊者所得的幣,你都不需要進行硬分叉。所以攻擊者每次進行攻擊都會損失很多幣。

為何要參與到ETH2的質押中

Vitalik認為這是作為以太坊公民的公告,而且還可以得到收入作為激勵。

如果你無法做驗證出塊節點,你也應該盡量參會到網絡中去驗證以太坊網絡。原因在《APhilosophyofBlockchainValidation》中有提到,不一定要驗證鏈上所有的東西,你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驗證,比如驗證數據可用性,或者驗證欺詐證明,甚至可以跑一個輕節點這樣還可以避免你去信任某一節點。這種自主行為不光對用戶自身有好處,最終也會對整個以太坊生態有好處。

以太坊為什么會選擇分片

早在2014年,Vitalik以及以太坊社區就開始對分片進行探索研究。相關研究人員在最初就一致認為,鏈上的每筆轉賬都需要被每個節點驗證是件十分愚蠢的事情,以太坊應該使用一種更高效的方式來保證鏈上安全。

過去幾年對于計算機科學的學習研究給Vitalik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在學習過程中,Vitalik深刻體會到,當你對一個高效的算法再稍加復雜化一點,就可以達到最佳效率。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數列排序問題:如何將一個隨機數列從小到大進行排列,普通人可能會選擇依次從數列中選出最小的然后進行排列,這種算法通常在runtime中被稱為O(N^2),也就是說處理序列的步驟是序列長度的平方。

然而這種排序算法并不是最高效的,更聰明一些的算法可能是類似于歸并排序、快速分類以及一些其他的歸類算法,這些算法的所需步驟不再是O(N^2),而是O(LogN)。

比如說,你有100個數的數列,由于100是三位數,那么所需的處理步驟為100*3,也就是300步。當你明白這些算法的運算邏輯時你會感覺這些算法從數學角度來看是十分簡潔明了的,雖然這些算法比普通算法稍微復雜了一點,但效率卻提高了很多。

最初的區塊鏈就像是普通算法,每一個節點驗證每一筆轉賬,雖然簡單易懂但效率十分低下。現在區塊鏈所需的是一種復雜度稍高,但更加高效的算法。分片或許就是這種算法,在分片的世界中,驗證人不需要驗證所有的事情,只需要驗證一些,十分高效。

動態 | V神現身曼谷BCH采礦協議閉門會議 江卓爾稱達成相當程度的共識:據bitcoinexchangeguide消息,吳忌寒稱在曼谷舉行的BCH采礦協議閉門會議上,V神做了簡短分享,并對BCH的發展表示祝賀。然而關于這次會議的具體細節并不多。

江卓爾表示大家不用擔心,曼谷會議與會者形成了相當程度的共識,事情有邏輯上完善的解決路徑,我會盡快寫文章(和翻譯),以達成認知一致。在把那些認為一筆交易1000元手續費也沒問題的家伙留在BCE(Bitcoin Core,1M版比特幣分支)后,BCH社區大部分人是理性人。理性人的爭吵,只會修補BCH社區的缺陷(確實存在),使BCH變得更加強大。

但也有網友表示,在網絡升級方面,礦工的這次會議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成果。[2018/9/1]

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抵御1%攻擊呢?經過研究探索后,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得出了幾種很巧妙的方式來抵御這種攻擊。

人們對分片的質疑

現在仍然有許多人認為分片是不可行的,批評的點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首先是單純地不理解「間接驗證」以及「概率性驗證」等概念,他們認為驗證這件事只能是非黑即白的,要不然你就是對轉賬進行了驗證,要不然你就是沒有驗證,不存在中間性事件。

其次,是對分片中的各類假設深表質疑,他們認為這些假設在現實系統運行時可能會讓系統變得更脆弱。

我們用「欺詐證明」舉例,欺詐證明本質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概率性驗證」。有一小群人對計算結果進行驗證并簽署驗證證明隨后將一些ETH質押在證明上,任何人都可以對證明進行驗證和挑戰,當有人驗證證明發現其有誤時,可進行挑戰,挑戰成功后,可得到質押在證明上的ETH作為獎勵。

那么「欺詐證明」的問題是什么?本質上他所存在的問題就是他的「同步假設」。一般來說,在網絡正常運行時,欺詐證明能夠及時被驗證真偽,并被及時同步到網絡當中,但當網絡出現問題、存在延時時,「同步假設」一旦被打破,「欺詐證明」也就不再有效。

如果算法或機制能夠避免這些假設,系統在沒有任何假設的條件下能夠正常工作,這是最好的。對于分片來說,研究人員一直試圖盡可能將假設數量減少。比如之前分片依賴于「多數誠實假設」,現在即使你控制了2/3的驗證人你也無法將無效區塊上鏈。對于「欺詐證明」來說,如果使用zkRollup,我們可以在不應用欺詐證明的情況下保證分片的安全。

以Rollup為核心的以太坊路線圖

Vitalik今年10月份在論壇中發布了標題為《以Rollup為核心的以太坊路線圖》的討論帖,許多人認為是不是以太坊要放棄分片而轉向Rollup方案進行擴容了。Vitalik明確地否定了這個說法。并進一步詳細地進行了解釋。

(注:Rollup是以太坊上的一種二層擴容方案。簡單來說,為了減輕一層主鏈的運行負擔,Rollup將處理大量交易,處理完成后將最終將結果告知主鏈。)

Rollup和分片的相似與區別

關于分片和Rollup有何不同這個問題,Vitalik表示現在有許多人對分片的理解存在誤區,認為分片就是一群節點,但這并不是Vitalik所理解的分片。

Vitalik認為分片中的每一片都是一條區塊鏈中的一個邏輯子集,然后一群節點被派遣負責驗證這個邏輯子集,每個節點都可以驗證多分片。

Rollup則具備一部分分片的特質,但不是所有。

其中一個相同點是對于鏈上計算的拆分,如果你有許多Rollups,不同的Rollup會負責各自的計算,這也就是Rollup如何進行擴容的。

V神再談落地方向,身份認證與安全成重點:今日以太坊技術及應用大會上,關于區塊鏈落地方向的問題,以太坊創始人V神指出,金融,游戲,身份認證,價值鏈將更易落地。針對此四個方面,身份認證主要技術為CA技術。據資深安全專家講述,由于門檻過高,限制過多,因此真正的身份認證區塊鏈項目極少,目前已知身份認證項目有LEXEL(鏈鎖)。據了解,LEXEL(鏈鎖)是重塑CA技術的區塊鏈項目。采用自主研發專利的芯片級加密,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提高了目前身份認證領域的安全性與高效性。[2018/6/3]

另一個相同點是跨片或跨Rollup是無法直接同步交互、執行的,每一個分片或Rollup都是一個單獨「域」,在域內的交互可以做到同步,但跨域間交互是無法同步的。雖然跨Rollup的同步交互是有可能實現的,但難度很高。

分片與Rollup的一個不同點是安全模型。一條鏈上的不同Rollups的安全會由同一數據層負責,例如以太坊上的Rollup,他們的數據全都會被ETH的節點驗證,而分片并不是這樣的,所以某種程度來說Rollup避免了一些分片中會出現的安全缺陷。

雖然分片和Rollup存在很多共性和不同之處,但對于用戶來說,用戶體驗不會有太大差異。另一個很有趣的事是當ETH2應用Rollup時,你會發現不同的Rollup會使用不同的分片,可能一個Rollup使用5個分片,也有可能5個Rollup共享一個分片。

以Rollup為核心對于以太坊社區意味著什么

Vitalik首先再次分享了他對比特幣和以太坊價值區別的看法。相比于比特幣社區,以太坊社區是更加實用主義的。比如說,對于以太坊GasLimit的問題,經過社區內各利益群體進行協調,最終會進行權衡得出最佳的區塊大小,而不是固守統一標準,最終導致分叉。

現在以太坊面臨兩個很現實的問題,從Gas費用飆升就可以看出現在以太坊極度需求擴容,且希望擴容馬上實現。過高的Gas費用已經讓許多以太坊上的應用被迫出局,尤其是那些非金融類應用。

如果從現實的技術層面來看,Rollup是現有且最好的技術選擇。雖然現在狀態通道也是可用的,但是狀態通道只適用于各別應用,局限性過強。Plasma也是一個選擇,但Plasma只適用于支付領域,并不支持通用合約。所以目前即使以中期的眼光來看,Rollup都會是最佳的擴容選擇。

另一件很有趣的事是,如果將Rollup和ETH2的路線圖放在一起看,我們可以看到,Phase0的PoS,Phase1的數據的分片,Phase2的執行的分片,只要在Phase1加上Rollup,以太坊將能達到極高的吞吐量,所以只要人們愿意繼續堅持Rollup技術,不光現在的以太坊可以實現擴容,在未來,ETH2的Phase1吞吐量將遠超人們的想象。

所以人們需要認清現實,且以太坊社區應該致力于發展Rollup。Vitalik給出了幾個理由:

1.Rollup很快就能實現,且有很強的擴容能力。

2.若底層公鏈的功能夠單一,那ETH2就可以拋棄一些像「欺詐證明」這類的安全假設,那么安全性將大大提升,這也會使Rollup能夠更專注于其本職工作。

3.正如「以太坊衛星生態」中所說,如果以太坊能夠專注于Rollup,ETH2將能夠與生態中其他以太坊幫手、賦能者,甚至競爭對手合作,以太坊將成為這些項目的平臺,而這些項目就像是衛星圍繞著以太坊,并通過橋接與以太坊交互,最終在執行層共創協同效應。

L2二層對以太坊一層的影響

Vitalik認為,在未來大多數用戶將長期生存在二層網絡中,可能幾年都不會與一層網絡進行一次交互。但也可能會有幾種情況用戶還是會與一層網絡交互:

1.當用戶能夠通過高效的「大規模退出」機制,以極低的手續費穿梭于一層二層網絡間;

2.如果二層網絡崩潰了;

3.對于有些應用來說,應用的核心更適合被注冊在一層主鏈上。例如說應用會在一層網絡發幣,然后將代幣存入二層網絡中,之后人們將會在二層網絡中使用代幣。

Vitalik十分有信心,在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將慢慢地從一層網絡遷移至二層網絡。

中心化與去中心化擴容

最終,用戶會選擇去使用去中心化或中心化的二層網絡。Coinbase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中心化二層網絡,還有像Liquid這樣的許可聯盟鏈。如果去看以太坊生態,許多應用正在遷移至像xDai或是像Ropsten這樣的測試網。

Vitalik認為在以太坊生態還沒有出現十分合適的去中心化擴容方案前,人們去使用這些中心化解決方案是情有可原的。但最終當去中心化方案實現后,用戶最好還是選擇去中心化方案。

擴容方案的可組合性

對于一些特定的應用會出現特殊的處理方案,允許應用在非同步情況下實現可組合性。之前Vitalik所提到的Yankin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組合性問題被歸類為「火車與旅店」問題:

如果你在分片A上有一個火車票預定合約,而酒店預定合約在分片B上,那怎么樣才能保證你能同步成功完成兩項預定。當火車票預定合約和酒店預定合約在同一分片中時,同步完成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你只需要發送一筆交易,交易中包含完成兩項預定的指令即可,這筆交易如果成功,兩項指令將同時完成,或交易失敗,則兩項指令則一同失敗。

然而在非同步環境下,這個任務就較難完成了,若想完成你需要應用Yanking機制。Yanking機制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步,你調用在分片A中的火車票預定合約,然后創建一個單獨獨立的含有預定權的合約。第二步,你用同樣的方式調用并創建分片B中的酒店預定權合約。第三步,你將單獨獨立創建的火車票和酒店預定權合約轉移至你所在的分片中。第四步,現在所有你需要的合約都在同一分片中了,你可以完成同步操作了。

這個機制能夠成功的原因是,你預先將所需的、在不同分片中的非同步合約的許可權轉移創建在了同一分片中,然后在最后一步時你指派的兩個許可權合約在同一分片中,即可完成同步操作。解決這種」火車與旅店「問題對于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各類DeFi項目來說是十分關鍵的。

除了Yanking以外,另一種解決方案是將不同種類的應用歸類到不同的分片或Rollups中。例如,將高價值的DeFi應用放在一個Rollup中,這個Rollup可能會有較高的GasPrice,其他應用聚集在其他Rollups中,但是不具備與高價值應用同步鏈接的能力。

另一個比較有趣的東西是,在分片完成后,一個Rollup可以與多個分片進行交互,也就是說一個Rollup可以使用多個分片中的數據。例如,一個專注于DeFi的高性能Rollup可以對多個分片進行擴容。

ETH2的Phase2

在極端情況下,ETH2是不需要進入Phase2的,Rollups可以滿足擴容需求,最終只需要將ETH1和ETH2合并即可。本質上你不需要做大的改動,但你可以進行一些附加的升級,類似于升級至CasperCBC,或應用更多的零知識證明。

一種非極端的情況,是若未來分片變得更安全、更方便使用,且底層網絡并不是很擁擠、昂貴,那么可能會有更多的分片成為可執行智能合約以及其他應用功能的可執行分片。另一種情況則是我們可以延緩Phase2,等到zkSnark可進行零知識證明EVM時,則底層公鏈在執行時就不再需要依靠」欺詐證明「來保證安全了。

實現ETH2的Phase2會有很多不同的版本,Vitalik認為不必過度關注其中某一個版本。同時,Vitalik表示在Rollup的幫助下,ETH2的Phase2并不是實現擴容的關鍵,并且Rollup可能是更容易實現、更快能夠到來的方式。

該如何看待EIP-1559

Vitalk認為EIP-1559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改進以太坊的交易費率市場。在現在的費率市場中,如果網絡擁擠,用戶不光需要支付高額的交易費,還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EIP-1559試圖以彈性區塊容量的形式來緩解、抵消交易費率的波動性。

在Vitalik的一篇論文中同時提到,EIP-1559可以避免首價拍賣模型的低效,還可以擺脫「費率統治的區塊鏈」所帶來的安全問題。總體來說,EIP-1559解決了現有費率市場中的很多問題。

EIP-1559的銷毀機制

另一個引起眾人關注的點就是EIP-1559所推行的銷毀機制。本質上EIP-1559的銷毀特性確立了ETH在以太坊生態中的中心地位。如果沒有銷毀機制,那么ETH將成為」無特權「的普通資產,也就是說最終以太坊網絡中的其他資產可以取代ETH。

尤其是在Rollup中,如果」排序者「使用ETH支付手續費,但用戶用DAI或者其他資產支付費用,最終排序者可以與礦池私下達成協議,用其他方式進行支付、不再使用ETH,那么這所帶來的問題,就是為了保護網絡的安全,越來越多的ETH將被印鑄出來,最終給ETH的自身價值帶來負擔。

EIP-1559的交易費銷毀機制本質上根治了這個問題,支付ETH是唯一能夠讓數據被記錄在以太坊鏈上的方式,因為如果用戶不支付ETH,必須需要有一方支付ETH,因為最終必須有一方需要銷毀交易費所需的ETH。

EIP-1559與MEV

礦工可榨取價值是指礦工通過他們可以調整區塊中的交易順序的特權優勢所獲得的不平等收益。

對于解決MEV來說,一大挑戰在于MEV的種類很多。交易手續費是關鍵的一種MEV,通過實行EIP-1559,交易手續費的價值可大部分被協議所捕獲。另一種MEV是榨取套利價值,現在礦工們還不太善于榨取這部分價值。在未來Rollup的世界中,這部分套利價值將大部分被Rollup排序者以及Rollup項目方所獲得,這個現象其實反映了一種很有趣的均衡,價值不再全部被安全所捕獲,而是被給予到了其他公共品上。

ETH2的Phase1.5

Vitalik表示ETH2的Phase1.5即是ETH1和ETH2的合并。合并時會將ETH1當時的全局狀態、賬戶余額、智能合約代碼、智能合約存儲等數據剪切并粘貼至ETH2系統中,到時若你有ETH1客戶端,該客戶端將停止追蹤ETH1鏈,而開始追蹤ETH2鏈,之后與你進行交互的將不再是ETH1鏈,而是ETH2鏈。

用戶對于ETH1到ETH2的遷移將會是無感的,用戶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是客戶端的開發者,ETH1遷移到ETH2本質上就像是一種特殊的硬分叉。遷移過后ETH1鏈將不再被使用。

ETH2中除了會實行ETH2版本的EIP-1559外,還會實行「無狀態執行」:在沒有全局狀態下執行區塊。這也是ETH1正在緩慢探索中的,研究者們也發布了許多關于無狀態執行的EIP。

快問快答環節

問題1:Phase0會在2020年還是2021年發布?

Vitalik:2020

問題2:更愛zkRollup還是OptimisticRollup?

Vitalik:短期來看Optimistic,長期來看是zk,因為zk能夠被應用在更通用的環境下。

問題3:Moloch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Vitalik:Moloch是懲戒不合作者之神,他代表著:世上的錯將不會成為錯若人們能夠更好地合作。

問題4:中國和美國誰在央行數字貨幣賽道上領先?

Vitalik:中國的DCEP確實是這條賽道的領跑者,長期來看,政府間的競爭并不會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比較有趣的問題可能會是,DCEP能打得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么?央行數字貨幣相比于其他數字支付系統有什么優勢?最終人們會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跨境貿易么?還是人們最終會選擇去中心化加密貨幣?我也不知道最終會發生什么。

問題5:在訪談錄制時,已有142,000枚比特幣被鑄造在以太坊網絡中,你認為長期來看,比特幣和以太坊之間會是什么關系?

Vitalik:我十分希望往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比特幣被鑄造在以太坊網絡中,然而我十分擔心的是鑄造商的信任模型。許多鑄造在以太坊上的比特幣都試圖掩蓋、不披露他們的信任模型,這些鑄造商也相對來說十分中心化。我十分希望看到去中心化的鑄造商,至少是使用多簽信任模型的。tBTC的信任模型就比較有趣。

問題6:若正如你所說ETH2的Phase0成功在2020年發布了,你認為人們應該在第一時間去ETH2上做質押,還是應該過一段時間再做質押?

Vitalik:如果你是一個英勇無畏的愛好者,你應該第一時間去做質押,否則你應該稍等片刻。其實我們想讓稍少一點的人在第一時間參與質押,然后等大家覺得合適的時候再慢慢參與到其中。

Tags:ETH以太坊ROLLROLethereumpanda以太坊交易所approll幣可以roll坐騎嗎ROLC

Pol幣
GAT:Gate.io“天天理財”第40期 DeFi流動性挖礦賺USDG明日開啟,年化收益最高15%_gate.io手機版下載蘋果id

Gate.io全新理財福利產品——“天天理財”已于10月12日正式上線,每天中午12點至少一場理財福利,賺主流幣理財收益.

1900/1/1 0:00:00
比特幣:福布斯:5個指標告訴你比特幣接下來會發生什么?_區塊鏈

擺脫了三年的熊市,比特幣一直是今年表現最好的資產之一。與其他宏觀資產相比,比特幣在傳統金融市場上的表現已超過同行.

1900/1/1 0:00:00
GAT:Gate.io 完成為FIL用戶空投FIC(Filecash)和上線FIC交易公告_Gate.io

Gate.io已經按照用戶持倉FIL快照為用戶空投Filecash代幣FIC,空投比例為:10FIL:1FIC。用戶可以到『賬單明細』中查看.

1900/1/1 0:00:00
FIL:Filecoin功能:大幅消減_filecoin幣最新消息

2020年11月18日,Filecoin官方發布一篇博客,其中提到Filecoin抵押會被罰沒的行為,以及所面臨的具體懲罰.

1900/1/1 0:00:00
ETH:11.19YFI、LTC行情分析操作建議YFI的行情總是讓人琢磨不透_B20

YFI行情分析: 其實雅晴并不怎么看好這個幣種說實話8-9月份剛出就一路暴漲的模式一直漲到最高44000,隨后就一路暴跌,基本上算新幣出來吸引玩家入場,高位套住的幣友怕是基本上是解不了的局.

1900/1/1 0:00:00
比特幣:科普篇:比特幣是怎么發行的??_EFI

比特幣是怎么發行的? 比特幣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而是依靠一套去中心化的發行機制,逐步將比特幣發行出去.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