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DOGE > Info

ARB:過度熱情的騙局:真假Arbitrum_ORBI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最近,幣圈上演了一場真假Arbitrum的騙局。而這樣的故事,也許冰山之下每天都在不停的上演。

火熱Arbitrum:最受追捧的Layer 2生態

Arbitrum 是以太坊Layer2層擴容解決方案,使用Rollup 擴容技術的最優解之一,是一個可以同時保持無信任和安全性的智能合約。Arbitrum相比于以太坊Layer 1 ,實現了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運算成本。Dune Analytics數據顯示,以太坊Layer2網絡Arbitrum鏈上ERC-20代幣累計鎖倉總價值已突破90億美元。

由于Arbitrum 與以太坊EVM的完全兼容,其將交易數據記錄在鏈上,計算和存儲放置在側鏈,對支付、DeFi、NFT等密集交易領域提供了更高的流動性,使以太坊生態實現了高度可玩性,可以說是改變游戲規則的入場劵。 

基于此,Arbitrum生態也一躍成為近兩年最火的Layer 2 層生態。在以太坊新一波宏大敘事的當下,在DeFi、GameFi和NFT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在治理代幣ARB入局后,更是掀起一波宏觀敘事。

“一條來自ArbiFarm的消息”

5月初的新加坡,Echo(化名)在下班前習慣性打開了官方后臺。今年以來,由于項目的多鏈生態布局戰略成果斐然,在市場營銷上尋求合作的訊息一直絡繹不絕。在冗雜的私信中,一條來自于“ArbiFarm”的消息,讓Echo眼前一亮。

“你好團隊,我是Arbitrum Foundatoin的Marketing Officer,我們即將推出ArbiFarm礦池...我們相信您的項目可以從加入我們的ArbiFarm池中受益匪淺...”

項目方在推特后臺收到的來自“Arbitrum團隊”的尋求合作信息

Echo是一家知名GameFi項目的市場負責人,在Crypto市場已摸爬滾打過多年。目前,他們的項目進入到生態快速拓展期,她對“Arbitrum”拋出的橄欖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自稱來自“Arbitrum”團隊表示,“ArbiFarm”是一個創新的DeFi平臺,通過提供一種創新且對用戶友好的方式來參與Farm pool挖礦,為流動性提供者和投資者提供收益。“Arbitrum”團隊即將在6月份推出這個礦池,現在邀約合作伙伴,還準備了50萬美金的Grant來推動項目伙伴在“Arbitrum”的生態共建。

喬丹·彼得森:不要對比特幣“過度熱情”:金色財經報道,心理學家兼作家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在比特幣2022年的爐邊談話中警告稱,不要“過度熱情”。雖然他說自己并不悲觀,也不一定對生態系統持批評態度,但他對去中心化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后果持謹慎態度。彼得森堅稱,他并不是在表達個人觀點,圍繞比特幣生態系統充滿著不確定性。不過,他提醒比特幣社區注意去中心化貨幣可能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后果。(theblockcrypto)[2022/4/10 14:15:12]

“ArbiFarm”項目白皮書

在看過白皮書,核實了基本的合作信息后,雙方在Telegram組建了合作群。負責“ArbiFarm”項目的對接人,使用名叫“Laneruhl Elizabeth”的賬號,頭像是一個白人女性。她表示,希望雙方能夠約一個線上會議來探討下未來合作,“Arbitrum 的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 ”將參與到會議中。 

雙方迅速約定了一個Zoom線上會議時間,雖然Echo對一些細節還心存疑慮,例如為什么第一次電話會議“Arbitrum 的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 ”就會親自下場,但也沒有想太多,畢竟面對面的線上會議,還能有什么問題嗎?

自此騙局高潮部分,即將來臨。

到了雙方約定的時間,由項目方建立的Zoom聊天室中,其CEO Edward、市場負責人Echo和技術負責人Peter(以上均為化名)早早上線會議室內。過了約定時間20多分鐘,“Steven Goldfeder ”才姍姍來遲。同時“Laneruhl Elizabeth”并未出現在該電話會議中。“Steven Goldfeder ”出現后,網絡突然變得不穩定,“Steven Goldfeder ”以寬帶問題為由,退出了會議室。

幾分鐘之后,“Laneruhl Elizabeth”突然在Telegram群中出現,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Zoom會議室,并表示“網絡問題可能是鏈接的原因”,大家重新進入對方新開的會議鏈接。

在這個會議室中,“Steven Goldfeder ”已經守候在會議室中,在這里,雖然由于“網絡問題”,畫面不是很清晰,但“Steven Goldfeder ”的聲音卻很清晰。Echo由于此前曾與Steven Goldfeder 開過電話會議,通過聲音和畫面,也確認對面坐著的確實是Steven Goldfeder 本人。

Robinhood首席法律官Dan Gallagher反對過度監管加密行業:3月11日消息,Robinhood首席法律官、前美國SEC委員Dan Gallagher認為,加密貨幣行業“迫切”需要明晰化監管。

Gallagher警告稱,不要對該行業進行過度監管,因為可能會扼殺創新。他認為,加密貨幣正在推動世界金融基礎設施的“巨大”變化。因此,它需要一個“合理的”監管機制。

與加密貨幣行業的知名人士一樣,Gallagher稱贊了白宮的行政命令,稱這清楚地表明加密貨幣將繼續存在。美國監管加密貨幣的計劃旨在促進創新和保護投資者之間劃清界限。然而,一些人指出,該報告缺乏清晰度。

Gallagher表示,美國需要成為加密貨幣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導者。(U.Today)[2022/3/11 13:51:39]

Zoom會議中自稱Arbitrum的CEO“Steven Goldfeder ”的人

在Zoom溝通過程中,“Steven Goldfeder ”邀請了項目團隊進行了Demo演示,針對項目還提出了一些技術和項目發展的問題,并給予了高度評價,熱烈邀請項目轉移部署到Arbitrum主網上。整個Zoom會議當中,還實時與項目方負責人互動交流。

在該會議結束之后,“Laneruhl Elizabeth”便立刻推動合作合同簽約進展。很快在Telegram群中發了合同,其中提出雙方共建“ArbiFarm”。雙方各出資10萬美金代幣,“Arbitrum注入ARFT”(ArbiFarm代幣),項目方注入治理代幣,跨鏈到Arbitrum,雙方共同控制的EVM多簽錢包中,用于創建pool,來共同聯合質押挖礦,共同管理。

“Laneruhl Elizabeth”在Telegram提供的雙方合作合同抬頭頁

合同中約定雙方共同出資等價的10萬美元代幣,轉入共同控制的EVM錢包,用于創建pool

而“ArbiFarm”的代幣“ARFT”,也即將部署在“Arbitrum”,成為“Arbitrum”生態新的代幣。

HECO商務負責人趙蕾:NFT市場降溫與部分作品過度透支其稀缺性有關:9月15日,在HECO發起的主題為“NFT市場降溫,如何延展GameFi長期生命力?”的線上直播中,HECO商務負責人趙蕾表示:“近日NFT市場的降溫意味著市場回歸理性,這也與部分NFT作品過度透支其稀缺性有關,NFT市場的快錢效應短期內或許將不復存在。”趙蕾認NFT的發展并不局限于二級市場,目前,中國的NFT市場由BAT等科技巨頭引領,公眾的關注點趨向于傳統行業+NFT的結合,而GameFi賽道當前游戲的可玩性并不高,不過當前GameFi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很多傳統游戲開發者也在關注鏈游賽道,他們能為鏈游注入更多活力。[2021/9/16 23:27:59]

似乎有了ARB的璞玉在前,“ARFT”未來無疑充滿了誘惑。

在合同里還特別提到,甲方(“Arbitrum”)將負責乙方(項目方)的資金跨鏈,“Arbitrum”愿意提供質押獎勵,在技術對接的兩周內,提供50萬美金等值ARB的Grant來推動游戲平臺在Arbitrum的建設。(截止發稿,ARB在CoinMarketCap報價1.22美元。)

合同中關于提供50萬美金等值ARB Grant的細則

“Laneruhl Elizabeth”在整個過程中,一直催促著對接的推進,并提出希望在本周之內完成簽約合作。

與此同時,“Arbitrum CEO Steven Goldfeder ”始終未在該Telegram聊天群里出現。

“Laneruhl Elizabeth”在索要了項目方的官方郵箱地址后,通過 partnership@arbitrum.foundation的郵箱發送了官方合作的郵件,并附帶了“ARBITRUM BLOCKCHAIN PARTNERSHIP FORM”的合作表格附件。 

無疑,官方認證的郵箱后綴,顯得整件事件看起來更加真正可靠。

郵件中還特別提出,“Arbitrum”官方需要合規的KYC認證,項目方需要提供公司CEO護照簽名,公司注冊地址法人簽名等信息。而作為信息互換,對方也大方提供了“Steven Goldfeder ”的護照頁、簽名信息和“Arbitrum基金會注冊信息”等KYC信息,以表互相的誠意與認可。

外媒:過度杠桿化的中國礦工將被淘汰 北美或將彌補這一空缺:5月6日消息,比特幣的三分之二將首先淘汰小型礦工和過度杠桿化的大型礦場。許多中國加密挖礦企業在高杠桿下運作,因此哈希率很可能會遷移到中國境外,尤其是當下一代挖礦硬件出現在中國境外時。北美地區已經看到了對加密礦業的越來越多的投資。(Decrypt)[2020/5/6]

名為“Laneruhl Elizabeth”的工作人員提供的KYC合作流程

“官網郵件”中附帶的ARBITRUM BLOCKCHAIN PARTNERSHIP FORM合作表格, “Arbitrum”官方需要的合規KYC認證內容

“Laneruhl Elizabeth”提供,據稱是“Arbitrum 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的護照和簽名信息

名為“Laneruhl Elizabeth”的工作人員提供的“Arbitrum基金會”注冊信息

而在“Laneruhl Elizabeth”的不斷催促和問詢下,項目方很快將KYC信息和合同在Telegram群里提交。

“Arbitrum全球CEO Steven Goldfeder ”親自出面、官方的郵件后綴、看似合規的KYC流程,看似專業的合作架構簽署,充滿誘惑力的合作內容,至此,一張通天大網已經鋪就而成。 

露出馬腳

對于來自“Arbitrum”的過度熱情,該項目團隊即興奮又疑惑。

Peter是該GameFi團隊技術負責人,和只鉆研于技術開發的技術大牛不同,他也熱衷于炒幣,對于以太坊生態的狀態十分了解。在高興之余,他總覺得事情有些蹊蹺。由于都是行業里的資深人士,Peter和Echo經常與大生態有互動和業務關系往來,Peter感覺不同于以往他們積極擁抱合適的生態團隊,這次“Laneruhl Elizabeth”的催促,“Arbitrum”的“熱情”,總有點反向抱大腿的“嫌疑”。雖然他們的項目足夠優秀,但他們對于Arbitrum有如此的吸引力?Peter覺得可能還真不至于。

韓國區塊鏈行業協會主席:將說服政府不要過度監管數字貨幣:據韓聯社消息,韓國區塊鏈行業協會主席陳大濟在今天的活動上表示:“我將重點說服政府不要過度監管,以避免對數字貨幣交易產生不利影響,我們將努力為數字貨幣行業開發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他說,區塊鏈行業協會由66家數字貨幣交易運營商和區塊鏈相關公司組成,還將研究加數字貨幣最終取代法定貨幣的理論的合法性。該協會還將在6月底前提出自我監管措施,以提高交易的透明度。[2018/1/26]

僅僅一次Zoom會議就定下來合作,也與往常的合作相比顯得有些草率。Peter表示:“這么大的生態,第一次會議就是全球CEO親自下場,在雙方沒有特別熟絡的關系面前,不合常理。”

而面對50萬美金這一遠超行業一般水準的Grant誘惑,Peter并沒有太過于興奮,他感覺事出反常必有妖。

為此Peter還專門查詢了全網“ArbiFarm”的公開信息,結果整個推特和搜索引擎卻無一痕跡。

Peter的認知中,大生態的項目總是謀定而后動,即將在6月份上線的“ArbiFarm”為何在5月的當下,卻沒有在Twitter中泛起一點水花。Peter將“ArbiFarm”項目的信息發到一些資深的Telegram炒幣群里,群友都表示對Arbitrum該項目不知情。 

“一個大生態的建設,應該是設立好一個準入標準,然后振臂一呼,各種生態伙伴紛紛前來提交申請,再從中篩選,這樣才是最快最高效,也是最有利于Marketing的一種建設方式。”更蹊蹺的是,本應遠在美國的Arbitrum團隊,線上的溝通交流時間居然和他們新加坡團隊一致。“難道他們都在亞洲嗎?"Peter疑惑。

騙子要騙什么?怎么騙?

Peter猜測貓膩可能就在KYC和跨鏈橋,該GameFi項目的代幣發行在BNB Chain上,需要跨鏈到Arbitrum之后才能注入到質押池中。對方在合同中也明確表示,跨鏈橋由甲方來提供。而跨鏈橋在最近幾年一直有著“黑客提款機”的戲稱,不難想象,他們完全可以通過留后門的方式,在代幣通過跨鏈橋轉入不多簽錢包之前,將全部代幣提走。

合同中明確表示,跨鏈橋由甲方來提供,pool也由甲方來建設,并且給到了乙方一些對應的權利,例如獲取代幣獎勵,合同左下角并帶有“Steven Goldfeder ”的簽名

帶著這樣的疑問,項目團隊想要再去驗證一下真偽。Edward提出,合同已經簽好,但是他們要秉承一個原則,代幣打到pool的動作,要發生在雙方推特官宣之后——這也是行業普遍采取的一種合作方式。

果然,這樣的提議被無情拒絕,其實在合同中就注明了,技術對接一定要發生在最前面。

針對Edward提議先進行社交媒體合作官宣,“Laneruhl Elizabeth”委婉拒絕,并表示如果你們團隊對這樣的合作方式不敢興趣,以后總能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這不是一個強制性事情,“Arbitrum”仍然有很多合作伙伴

而Echo則對為什么“Steven Goldfeder”沒有進群進一步溝通提出了疑問,從始至終,除了一開始的Zoom會議,“Steven Goldfeder ”就在沒有出現。對方解釋說,“Steven Goldfeder ”并沒有Telegram賬號。 

好巧不巧,作為業內資深從業者,Echo有Steven Goldfeder 的Telegram聯系方式,而在Echo將真實的賬號發到群里之后,所謂“Arbitrum團隊”在群里的另一位名叫“Markus Carsten”工作人員卻矢口否認,并表示這可能是別人。 

針對Steven Goldfeder 的Telegram聯系方式,“Arbitrum團隊”在群里另一位工作人員“Markus Carsten”予以否認,并表示“Steven Goldfeder ”并沒有Telegram賬號,這可能是別人

到此,騙局已經難以為繼,在多次催促無果后,“Laneruhl Elizabeth”面對Peter的質問,默默退出了群組,上演了最后一出逼宮大戲。

“Arbitrum在群里另一位工作人員Markus Carsten”指責了Peter對“Laneruhl Elizabeth”的質問是一種粗魯行為,表示雙方的合作計劃將終止。不知道是否想通過要挾團隊的方式來逼迫就范,畢竟面對的是50萬美金的誘惑,很多人難以輕松割舍。在看到項目方無動于衷后,騙子團隊將之前聯系的推特賬號拉黑處理。

至此,這場精心編制的騙局算是告破。

事后復盤, Edward、Peter和Echo都覺得對方的騙局環環相扣,確實很具備迷惑性,尤其真假“Steven Goldfeder ”的戲碼十分精彩。但有一些破綻也是致命的,只要足夠小心謹慎,也不容易被騙子拖入泥潭。

Echo還發現一個漏洞,對方只通過官網郵箱發送了一次信息,而且郵箱官方報了地址存疑,只不過在當時,這個事情沒有引起大家的在意。后期Echo試著回郵件,回信并不能有效到達對方的地址,也意味著這是一個假地址。

Arbitrum聯合創始人兼 CEO Steven Goldfeder :這看起來像是一場騙局

鏈得得ChainDD采訪了Arbitrum聯合創始人兼 CEO Steven Goldfeder ,他表示,“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Laneruhl Elizabeth”),這看起來像這是一個騙局”。

對于護照信息,Steven Goldfeder 也明確表示是偽造的,而針對假的Steven Goldfeder ,他表示,“這個人長的確實像我,或者是盜取了我的一段視頻。”Steven Goldfeder 給到了一個鏈接地址,他認為,騙子團隊可能是從博客的錄像中進行了錄屏。

Steven Goldfeder對所謂Arbitrum工作人員“Laneruhl Elizabeth”予以否認,并表示看起來像個騙子

Steven Goldfeder表示所謂Arbitrum工作人員“Laneruhl Elizabeth”提供的護照信息是偽造的

Steven Goldfeder 給到了一個鏈接地址,認為騙子團隊可能是從博客的錄像中進行了錄屏

該騙局對于受害者的選擇標準

由此回想,最早的Zoom會議所謂的網絡問題,就是騙子團隊步步為營的第一步棋子,可能通過錄屏或AI換臉的方式,通過聲音處理來配音,在項目團隊眼皮下上演了一波貍貓換太子的魔術戲法。而網絡卡頓,則成為了嘴形和聲音不同頻的有力借口。

這也是這場騙局中最精彩的部分,有模有樣的白皮書,官方后綴的郵箱地址,“Steven Goldfeder 的閃亮登場”,護照信息的博取信任,生態新項目共建的誘惑,一擲千金的豪情,環環相扣,共同編織了這場騙局。

當然,不存在完美的犯罪,再華麗的騙局,也都有破綻。 

比如,類似于Arbitrum這樣的大生態系統,內部一般都有著嚴格的規范和流程,而騙子為了能夠獲取信任和行騙成功,顯示出過分的熱情,認可和一些足以令人心動的獎勵。不斷催促快速推進合作,意圖縮短對方的思考時間;以及其提出的所謂重金Grant,遠遠超出行業的一般規范。

另外,時區的問題,美國團隊的亞洲作息,CEO沒有Telegram賬號,都是蛛絲馬跡。

而這些詐騙團隊,多瞄準一些有一定知名度,已經上幣并具備一定流動性的Crypto項目。

一是方便得手后迅速套現,二是該類項目對于大生態有訴求,三是該類項目傾向于大生態的Grant支持,四是一般團隊對于英文口音差別的不敏感,文化差異帶來的疏離感,容易蒙混過關。

最近,由于市場開始回暖,L2生態,比特幣生態開始出現的熱點苗頭,一些項目方開始發力,而騙子也開始蠢蠢欲動。前不久,就有詐騙團伙制造了虛假的 FOUR 代幣并使用 0xac82 開頭地址偽裝成孫宇晨,通過購買大量欺詐代幣 FOUR 并將它們轉移到交易所來誘導追盤的人;類似于這樣的詐騙行為層出不窮,貔貅盤,旁氏騙局等等,身處幣圈名利場,離錢很近,也離人心底深不可及的欲望很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總會充滿爾虞我詐,滿紙荒唐的故事。越是在金錢永不眠的地方,越是無休止的欲望溝壑難填。

鏈得得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金色薦讀

金色財經 善歐巴

迪新財訊

Chainlink預言機

區塊律動BlockBeats

白話區塊鏈

金色早8點

Odaily星球日報

MarsBit

Arcane Labs

Tags:ARBARBIRBIBITArbswapArbiSmart TokenORBIBITPAY價格

DOGE
BRC:幣安入局ORC-20 BRC-20迎來終局?_小比特幣的創始人是誰

Binance Academy發推介紹ORC-20,市場認為幣安有意布局ORC-20,那目前ORC-20到底表現如何?比特幣協議敘事此起彼伏,真正哪些最值得關注?從技術指標上看.

1900/1/1 0:00:00
SUI:對話Sui 開發者關系負責人:如何從0開始在Sui上開發_區塊鏈專業就業前景

作者:Sui World本文與Sui 開發者關系負責人 Brian Hennessey-Hsieh 就開源、去中心化和開發者成功進行了對話.

1900/1/1 0:00:00
NFT:數字藏品交易的法律風險有哪些?_nbs幣未來價格

近日,最高檢察院旗下檢察日報發表《數字經濟背景下“NFT”的法律屬性與風險治理》專題討論,圍繞NFT相關法律規范和監管規則等方面展開多角度探討.

1900/1/1 0:00:00
虛擬資產:香港虛擬資產交易監管將落地 散戶交易將受詳細保護_GAT

金色財經記者 Jessy5月23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員會發表《有關適用于獲得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員會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易平臺經營者的建議監督管理規定的咨詢總結》(以下簡稱《咨詢總結》).

1900/1/1 0:00:00
CHA:“營銷專家”Richard再創業 PulseChain為何能一周5億TVL_PUL

PulseChain為何能一周5億TVL,了解PulseChain異軍突起背后的故事。區塊鏈上的資金從2021年以來開始下降,新公鏈難以吸引大量資金.

1900/1/1 0:00:00
MEME:Meme 反詐指南:兩個工具搞定代幣分析_PEPE

$PEPE 的成功引發了新一波的 meme 幣浪潮,但是相比于一路暴漲,RUG 和垃圾幣才是常態。如何在投資 meme 幣時避免這樣的情況呢?今天這篇指南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