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XLM > Info

TOK:Token經濟學:從理解用戶想要什么開始_imtoken錢包app下載網址安卓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當試圖理解Token時,我們很容易從我們已知的知識中得出結論。

有時,Token的功能類似于公司的股權,擁有Token類似于持有該項目潛在收益的股份。其他時候,Token的作用就像「感恩的Token」,象征著親密朋友之間最純粹的善意。其廣泛的角色并不是一個bug,而是一種在最抽象的意義上表示價值的特征,其意義由系統的設計賦予。換句話說,Token不一定有任何內在價值,但有相對價值。它是一個被特定系統普遍認可和執行的價值單位的封裝。

Token幾乎不是一個新概念。貝殼和珠子是最早作為交換媒介的Token。其他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比如賭場籌碼、信用卡積分、股票證書、音樂會門票和俱樂部會員——都是各種形式的Token,因為它們代表了一種普遍認可的價值單位,并由發行該Token的系統強制執行。當各自的系統未能強制執行和認可這些Token的價值時,司法管轄區可以介入以保護Token持有者。

想想你最近與之交互的Token:它允許你做哪些你在不持有它的情況下無法做到的事情?你為什么持有它并想要持有更多?如果你放棄或轉讓Token的所有權,會發生什么情況?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問題的答案是「獲得更多Token」。對其他人來說,持有Token可以讓他們有參與自己非常關心的項目和社區的權利。前者涉及的是持有Token的經濟學,后者涉及的是訪問權。

當系統中的價值累積與Token的價值累積不一致時,Token設計就很糟糕。GabrielShapiro恰如其分地將UNI、COMP以及最近推出的APE等Token描述為「關聯價值」(valuebyassociation),因為他敏銳地識別了這些Token協議的價值流中的碎片化問題——主要的價值留給了內部人員,而「權力的假象」則被分配給了其他人。

關于Token設計,特別是價值累積,存在如此多混淆的原因之一是,Token以及發行它們的DAOs和協議是如此包羅萬象。有時,發行方希望其Token表現得像公司股票一樣;另一些發行方則發行「治理」權,以規避監管,同時內部人士大量買入Token,并希望在價格暴跌之前退出;還有一些發行方希望建立和統一數字國家。通常,甚至發行方也不清楚他們想用Token做什么,但他們知道Token是捕獲價值的好方法。

雖然Token設計并不是創建新協議或數字經濟的唯一重要方面——為用戶提供價值應該始終是優先級第一,否則Token的價格將不可避免地崩潰——這是一個關鍵方面。就像糟糕的股權結構表(captable)會給初創公司造成致命傷害,或者糟糕的貨幣政策會讓國家經濟脫軌一樣,糟糕的Token設計可以在協議啟動之前就毀掉它。加密貨幣墓地里到處都是優秀項目的例子,這些項目的Token設計從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它們最終的消亡——也許Token經濟學鼓勵了過多過快的增長——我們將在本文介紹其中一些。還有一些項目,他們的Token設計通過在系統中適當地調整激勵,并將系統連接到更大的生態系統,允許他們做一些非Web3公司無法做的事情。這些我們也會談及。

為什么這很重要?一切都在崩潰。Terra的崩盤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它的Token設計。一些項目吸引了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并承諾提供荒謬的APY(年收益率),這些項目正在吸取「來得容易,去得也快」這句古老格言的真理。監管機構來了。幾周前還價值不菲的Token如今已大幅貶值。

所有這些以及更多的原因,正是為什么理解良好的Token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因為好的Token設計可以幫助避免災難性的結果,還因為,假設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持續的加密熊市,現在是試驗新穎的Token設計的最佳時機,沒有預期高價格和「只漲不跌」的壓力。

Token本質上是經濟學的;它們從一開始就有價格,可以在流動的、全球的、24/7的市場上即時交易。但Token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它們是可編程的原語,允許DAOs和協議表明在其生態系統中什么是重要的,以獎勵良好的參與,彼此之間進行交易,建立相互連接的支持網絡,并支持新的數字組織和國家形式。

那么你在構建什么呢?你是要建立一個俱樂部,一個合作社,一個公司還是一個國家?

構建的協議可以是上述所有,所以我們將首先介紹它們與公司和國家相比如何,然后為Token分析制定一個框架,并想象塵埃落定后的世界將是什么樣子。我們希望本文對構建者、貢獻者和投資者都有用。

我們知道你想暫時休息一下,但現在是時候跳回兔子洞了。

定義

在這里稍作停頓,定義三個關鍵術語將有助于整篇文章。

協議:一種基于寫入代碼的規則來協調服務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交互的邏輯系統。比如,協調電子郵件的SMTP和以太坊都是協議。得益于ETH,以太坊才能捕獲價值。

Token:一種由發行它的系統普遍認可和執行的價值單位。有不同種類的Token——包括治理Token、DeFiToken、NFT(非同質化Token)、證券類Token——它們被設計用來做不同的事情。Token就是代碼,因此,它們可以通過編程來實現其創造者所設想的幾乎任何事情。

前100以太坊巨鯨加倉的Token中,stETH躍升至第四:金色財經消息,Whalestats數據顯示,在過去24小時里,前100以太坊巨鯨加倉的前10 Token中,ETH、USDC、USDT占前三席,stETH躍升至第四。截止發稿,這些巨鯨平均持有1814枚stETH,價值約286萬美元。[2022/9/9 13:19:06]

DAO:圍繞一個使命組織起來的群體,通過在區塊鏈上執行的一組共享規則進行協調。一旦協議有了Token并完全去中心化,該協議就通過DAO的形式來治理。

將協議與公司相比

對于協議最簡單的類比是,它們就像企業,只不過是數字化的。DAO就是數字原生企業。

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將協議看作公司是很方便的。關于企業戰略的書籍和框架數不勝數。《CompetitiveStrategy》、《7Powers》、5Forces(波特五力分析模型)、《GoodStrategy,BadStrategy》等等,不勝枚舉。大多數創建和運行協議的人都來自企業界(除了那些來自學術界的教授或學生)。我們很容易將這些想法和經驗移植過來。

從金融角度來看,這也很方便。有許多規則、教科書、模型和建立在公司估值基礎上的整個行業。要了解公司,我們需要了解價值是如何創造的、價值創造的可持續性和可防御性(單位經濟效益和護城河),以及治理與管控動態(管理團隊)。

我們通過觀察公司的凈資產(即所有資產減去所有負債的價值)來得出公司的價值。精明的投資者會查看一家公司的資產,并評估每個來源現金流的質量,以得出一個公允價值。并非所有的現金流都是相等的。

傳統企業的優秀管理者理解投資者的視角,因此將公司的大部分資源集中在提高驅動企業價值的核心資產上,而忽略或很少花精力在其他方面。公司允許并鼓勵員工自下而上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CEO(有時是董事會)來決定哪些想法可以將價值轉化為核心資產。

對于Meta(前身為Facebook)這樣的公司來說,核心資產是用戶數據和能夠為更高轉化率提供正確內容的算法。從時尚的Instagram到高度實用的WhatsApp,扎克伯格似乎策劃了數萬億的事情都是為了收集更多的數據,使數據來源多樣化,提高數據質量,降低數據不相關性的風險,從而提高核心資產的質量及其創收潛力。一切都提供給核心。缺乏這種對復合效應的關注,這就是為什么那些做了一堆不相關業務的公司(比如綜合性企業)往往被低估。

Twitter的投資者也采取了類似的方式來評估協議。投資者可以進行DCF(貼現現金流)分析,通過預測Sushiswap協議的所有交易產生的0.05%費用的增長來了解xSUSHI持有者的應計價值(注:用戶通過質押SUSHIToken來獲得能夠產生收益的xSUSHIToken。具體來說,Sushiswap交易所會對每筆交易收取0.3%的費用,其中0.05%會分配給xSUSHI持有者,剩余的0.25%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除了其核心的DEX(去中心化交易所),Sushiswap還提供從借貸到NFT市場等一系列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投資者可能會低估這些非核心、輔助的現金流,因為它們仍處于早期階段,且投機性很強,并主要基于其DEX產生的費用來對該協議進行估值。在這方面,協議似乎與公司類似。

公司和協議都在努力協調人力和金融資本,以實現一系列目標。公司的主要目標是產生投資的資本回報。許多協議當然都有一個類似的盈利目標,但這些目標往往更加多樣化——從維護一項公共數字基礎設施,到創建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的借貸平臺之一。

當你逐行查看公司和協議或DAOs的所有功能時,其相似之處很明顯:

快速瀏覽一下上面的表格,令人驚訝的是DAOs和公司做了許多相同的事情。兩者都有各種「Token」,都需要建立治理模型,都需要編寫治理法律,等等。但仔細檢查可以發現,關鍵條目之間存在重大差異。

治理是最清楚地打破了將協議類比公司的方面:公司治理和協議治理非常不同。前者依賴于中心化管理,后者依賴于Token持有者良好的判斷。

一開始,協議可以像企業一樣運行一段時間,創始人和核心團隊需要快速做出初創公司需要做出的生死決定。但在它們逐步去中心化之后,協議需要完全將控制權移交給它們的社區。這就帶來了一種艱難的取舍:對于協議來說,在決策過程中既要保持企業式的效率,又要包括Token持有者,這是一個挑戰。

這是公司和協議存在差異的少數內部領域之一。

從外部看,企業和協議從哪里獲得競爭優勢,以及它們如何分配價值(即它們如何維持和分配利潤),也存在很大差異。

區塊鏈風險投資公司Signum Capital投資印尼加密交易所Tokocrypto:12月22日消息,新加坡區塊鏈風險投資公司Signum Capital宣布已向印度尼西亞的加密資產交易所Tokocrypto投資了一筆未公開的金額。據悉,該筆投資的重點是Toko代幣 ( TKO )以及生態系統的構建。(techinasia)[2021/12/22 7:56:15]

在最近為《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一篇優秀文章《WhyBuildinWeb3》中,JadEsber和ScottKominers解釋了在Web3中構建的公司與在Web2.0中構建的公司擁有不同的競爭優勢。正如上面所強調的,在Web2.0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是數據所有權,而最主要的護城河是網絡效應。

以Facebook為例。我們在Facebook上的每一個舉動都會保存在Facebook的服務器上。所有這些數據都讓Facebook能夠建立讓你更多地參與其產品的功能,并幫助廣告商更好地定位你。然后,隨著你的朋友越來越多地使用Facebook,你使用并繼續使用Facebook的動機就會越來越強。故事就是這樣,你知道的。

而根據Esber和Kominers的說法,Web3的構建方式不同:

Web3的構建基于這樣一個前提,即存在另外一種利用用戶獲取數據來賺錢的選擇——建立與用戶直接共享價值的開放平臺將為每個人(包括平臺本身)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Web3中,用戶通常擁有他們創建的任何內容(如帖子或視頻)以及他們購買的數字對象的所有權,而不是由平臺對底層數據進行完全控制。此外,這些數字資產通常是根據公共區塊鏈上的互操作標準創建的,而不是托管在公司的服務器上。

從戰略角度來看,數據的所有權和可移植性可能是Web2.0和Web3之間最重要的區別。這種微妙變化的含義——雖然在當前的Web3項目實例中還遠遠沒有實現——是意義重大的。

以「去中心化社交圖譜」LensProtocol為例。Lens讓創作者擁有自己的作品,并可以將它們帶到?Web3的任何地方。該協議還創建了一個有關內容和人們之間關系(即社交圖譜)的共享數據庫,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構建。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的強大力量來自于他們擁有的數據,以及只有他們自己才能訪問的社交圖譜。Lens則設想了一個反轉這種情況的互聯網,即數據和社交圖譜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基礎上構建。

正如Web3開發者MiguelPiedrafita在推特上寫道:

這不僅意味著一個豐富的應用生態系統可以通過利用不斷增長的內容和社交圖譜來源而蓬勃發展,也意味著權力的來源和價值的積累完全改變了。不喜歡推特算法?沒問題,接入所有的底層數據,并構建不同的東西。創建新的社交產品本質上是一個死胡同——幾乎不可能引導現有公司多年來建立的網絡效應——但LensProtocol的目標是消除社交應用開發者的冷啟動問題,這可能會催生出更多的社交應用。

正如Esber和Kominers寫道:

Web3的動態不是零和博弈,這意味著一個平臺的整體價值創造的機會可以更大。建立在可互操作的基礎設施層上,使得平臺可以很容易地接入更廣泛的內容網絡,從而擴大了它們可以為用戶提供的價值的規模和類型。

雖然價值創造的機會可能更大,但關于價值捕獲仍存在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正如PackyMcCormick在《ShopifyandtheHardThingAboutEasyThings》一文中所寫的那樣,「簡單事情的困難之處在于:如果每個人都能做一件事,那么做這件事就沒有什么優勢,但你還是要做,只是為了不落后于人。」如果這些Web3協議使得開發者更容易構建應用程序,那么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構建應用程序,從而爭奪利潤。

新的Web3原語可能會給現有的網絡帶來麻煩,但我們仍然不清楚在這個新世界中,價值在哪里累積。Esber和Kominers提出,共享基礎設施推動「更加重視平臺設計作為一種競爭優勢」,「用戶洞察(userinsight)繼續將消費者應用區分開來。」這似乎是一種較不持久的競爭優勢。

在《WhyDecentralizationMatters》(為什么去中心化很重要)一文中,a16z合伙人ChrisDixon解釋道:「隨著平臺在采用度S曲線(見下圖)上的上升,它們對用戶和第三方的影響力也在穩步增長。」它們從友好的「Attract」階段(吸引用戶,比如設計更令人愉快的平臺和向開發者開放APIs)轉向敵對的「Extract」階段(攫取價值,比如優先考慮讓用戶點擊廣告的功能和封閉的APIs)。如下圖所示:

imToken Product Director產品總監:從 Layer2 賬本本身看到潛在的商業模式:金色財經現場報道,7月9日,金色沙龍第66期Layer2-擴容“空間站”,探索更高維度的破局之道在杭州舉辦,imToken Product Director產品總監阿樹演講表示,如果我們認為區塊鏈是世界賬本,在此之上的Layer2不過是另外一份賬本,那么我們應該尋找什么樣的角度敘述 Layer2,才能觸及原始的模樣和看到未來的圖景呢?賬本會反映故事和商業,黃仁宇從《十六世紀明代之中國之財政與稅收》看到明朝的衰敗的緣由:稅收低,貨幣不穩定才是導致衰敗的起因。而記賬形式的演進,從流水賬到復式記賬,讓人類商業范圍擴大和進化,那么作為世界賬本的區塊鏈會有什么樣的未來?

所以我們可以從記賬角度理解 Layer2 的本質模樣,從 Layer2 賬本本身看到潛在的商業模式。[2021/7/9 0:39:52]

在Web3中,當內容和社交圖譜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進行構建時,應用程序就很難進入「Extract」(攫取價值)階段,而這個階段恰好是大部分利潤產生的階段。對某款應用不滿意的用戶可以選擇并轉移到另一款應用,不滿意的開發者可以選擇分叉該項目,也可以在相同的基礎設施、內容和社交圖譜上開始他們自己的項目。這對用戶、開發者和整個生態系統來說可能是更健康的,但應用程序的盈利前景卻很模糊。

這樣看來,協議似乎可以利用「間接」網絡效應來積累價值。例如,隨著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基于Lens協議進行開發,他們會吸引更多的用戶,這些用戶會共享更多的內容和與該協議的社交圖譜,這使得Lens成為下一個開發者更明顯的選擇。受益于平臺整體使用量的增長,LensProtocol可以以收費的形式捕獲大量價值,而無需考慮任何基于該平臺進行構建的特定應用的粘性。

但別這么快!在經典的《協議作為價值攫取最小化的協調者》(ProtocolsasMinimallyExtractiveCoordinators)一文中,ChrisBurniske指出,「作為交易的協調方,協議攫取的價值越少越好。」如果一個協議的費用太高,如果它從「Attract」(吸引用戶)轉向了「Extract」(攫取價值),開發者就會帶著他們的用戶離開。因此協議被激勵保持足夠低的費用以留住開發者,同時仍然捕獲足夠小的利潤,這樣一個新協議試圖競爭是沒有經濟意義的。也就是說,協議還是可以賺錢的。正如Burniske所澄清(強調)的那樣:

我要特別指出,攫取最小化并不意味著將協議資本化的加密資產只能捕獲最少的價值;如果某種東西本身是最小化攫取的,但又在全球范圍內生產和消費,則用于協調的資產可以捕獲可觀的價值。

理論上,web3將創造更多的價值,使應用程序更容易構建開放協議和數據庫,通過Token捕獲更多的價值,這些Token本質上與協議和應用程序的使用相關,且重要的是,與構建者和用戶共享價值,從而建立由Token驅動的網絡效應。

在這一點上,也還為時尚早,這一理論還需要大規模驗證。但如果該理論被驗證了,很可能是因為Web2.0公司和Web3協議之間潛在的最大區別:加密資產,即Token。

Token可以為應用程序和協議提供超級能力,前提是它們以創造真正的用戶價值為出發點。鑒于本文的范圍,我們將重點討論協議。

協議需要做許多與公司相同的事情,但它們也面臨著協調去中心化的用戶/所有者/貢獻者/投票者群體的額外挑戰。幸運的是,它們有一張王牌,即Token,賦予了它們在協調活動和獲取價值方面的潛在優勢,也為它們帶來的構建者和用戶。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不是在建立公司,而是在建立經濟。

這些戰略上的差異表明,協議可能更類似于開源軟件項目,這是一種經常進行的比較,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關鍵的差異,比如原生Token和貢獻者會獲得報酬。不過,一個不那么明顯的比較是,協議可能更像國家而不是公司。

將協議與國家相比

不那么直觀的是,去中心化協議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民族國家的特征:

區塊鏈協議建立了類似于國家的憲法和管轄法律,同時參與網絡的行動者是網絡的公民,因此受網絡的法律和政策的約束。

國家政府需要做的很多事情,協議也需要做:它們需要建立治理、規則、權力平衡、公共產品資助、身份證明標準、交易政策、一種(或兩種)貨幣,以及更多。

協議中定義了貨幣政策,比如Token的增發率(通脹率),并決定在什么條件下鑄造新的Token。國家的財政政策調節稅收和政府支出,而協議通常收取交易費和將DAO金庫再投資到生態系統的發展中。

CoinBene滿幣與TokenTuber 達成戰略合作:據官方消息,CoinBene滿幣已與TokenTuber 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全球業務生態拓展、全球市場推廣、海內外社區搭建、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緊密合作,共促區塊鏈健康生態系統的發展。

TokenTuber 是一款面向全球用戶并結合通證經濟的區塊鏈視頻平臺,致力于降低初學者門檻,加速數字資產的普及,幫助投資者更快速的了解全球優質的項目標的。

CoinBene滿幣是全球值得信賴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00多萬用戶,日活躍用戶數超10萬,日均交易額30億美元。[2020/6/2]

正如許多想要成為國家建設者的人在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中所發現的那樣,設計治理結構、規則和政策來協調人民和經濟并非易事。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試驗經濟和治理結構——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錯誤和戰爭。我們仍然沒有搞定它,但我們已經迭代了更好的模型。加密貨幣正試圖以周、月、年的時間來快速運行這些相同的模擬,以確定治理和協調互聯網經濟活動的最佳方式。高速學習意味著一定會犯大錯誤。美國經歷了一場獨立戰爭,一場內戰,以及幾次對外戰爭,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以創造、保護和傳播其治理模式——民主。它的經濟體系,資本主義,是一種混亂的經濟運行方式,但它最終比迄今為止任何大規模的中央計劃嘗試都有效得多。

Crypto是一場將類似的模式以互聯網的規模和速度引入互聯網的實驗,并且它正在經歷類似的成長陣痛。我們都看到了過去幾周Terra發生的事情。

協議的創始人常常在沒有遵守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供給和需求的情況下,宣布一個國家規模的論題。是的,Token可以作為未來繁榮的容器而在短期內變得有價值,但Token擁有持續價值的最重要決定因素是:

-底層生態系統的可取性;

-Token在生態系統中的內在效用。

如果不清楚生態系統是如何產生和捕獲價值的,就幾乎不可能有效地調整資本配置策略以創造一個長期成功和有彈性的生態系統。

一個民族國家的目標是提高生產率增長和競爭優勢,以提高其長期的吸引力和居民、出口和貨幣的實力。如果分析協議Token是微觀經濟學的藝術,那么分析去中心化網絡的實用Token是宏觀經濟學的藝術。前者需要產品和應用的供求關系,后者則關注的是整個生態系統內部和之間的總供給和需求動態。

在《為什么國家會失敗》(WhyNationsFail)一書中,經濟學家Acemoglu和Robinson研究了富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模式。他們觀察到,發達國家之所以富有,是因為它們「包容性經濟制度」vs.榨取性制度。那些擁有他們稱之為「包容性」政府的國家——即那些盡可能廣泛地擴大權利和財產權,同時執行法律并提供公共基礎設施的國家——在長期內經歷了最大的增長。相比之下,有著「榨取式」體制(權力掌握在少數精英手中)的國家,要么未能廣泛增長,要么在短暫的經濟擴張后衰落。

在設計加密網絡時,應該認真考慮這些經驗教訓。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實現和經濟權利的去中心化的需求與區塊鏈網絡自身的設計很好地吻合。區塊鏈網絡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然資源」(區塊空間和Gas)的質量以及對網絡中的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美國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其資源的質量:基礎設施、人口和自然資源。但好的政策也很重要,尤其是涉及到協調人員的時候。

在這里,DAOs和國家之間在結構上的相似性和執行上的差異性變得很明顯。

一個友好而透明的移民政策能夠激勵創新并提供教育,可以成為一個國家最持久的戰略優勢。各國可以而且確實可以控制哪些人進入其邊境(顯然也有例外),并可以根據國家優先事項調整來自某些國家或具有某些技能的移民的配額。

目前在Web3中,公民資格和身份,以及移民,都還不太清楚。目前,沒有清晰明確的公民身份的民主,會使得協議和應用程序受到攻擊。Token可能會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在Crytpo領域,公民身份是免費獲取的,也很容易購買。在大多數加密網絡中,任何擁有網絡Token或運行節點的人都可以被視為該網絡的「公民」,即使該網絡永遠不知道這個人的身份。缺乏身份和問責制使協議容易受到女巫攻擊和惡意治理接管。人們可以同時控制多個賬戶,使結果對自己有利。

這就是NFT發揮作用的地方。

雖然傳統上NFT并不包含在大多數關于Token經濟學和Token設計的對話中,但它們的加入擴展了設計空間,并開辟了新的解決方案。

NFT代表所有權并授予持有者訪問權,但可轉讓的NFT所具有的可交易性,使得這種NFT作為身份解決方案的吸引力降低。而像ERC-20這樣的同質化Token是可以互換的,因此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種糟糕的身份解決方案。這就好像,你走進投票中心,拿出1美元來作為身份證明進行投票。

TokenBetter主流幣行情數據:BTC24小時漲1.79%:TokenBetter官方行情數據,截至5月14日9:35,BTC24小時漲1.79%,現報9318USDT;ETH24小時漲0.07%,報198.82USDT;EOS24小時漲0.88%,報2.5176USDT;BCH24小時漲0.3%,報238.25USDT;BSV24小時漲0.04%,報190.09USDT;LTC24小時漲1.19%,報43.07USDT;XRP24小時漲0.09%,報0.20143USDT;ETC24小時漲0.47%,報6.196USDT。

本周四,美股三大指數收漲。DJIA24小時跌2.17%,報23247.97點;NDX24小時跌1.55%,報8863.17點;SPX24小時跌1.75%,報2820點。[2020/5/14]

而最近由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Buterin創造的熱門詞「SoulBoundToken」(SBT,靈魂綁定Token)旨在解決這個問題:

不可轉讓的「靈魂綁定」Token(SBT)代表了「靈魂」(即賬戶)的承諾、證書和從屬關系,可以編碼實體經濟的信任網絡,以建立來源和聲譽。

這些基于NFT的數字護照,讓用戶在Web3上攜帶他們全部的鏈上(以及越來越多的鏈下)歷史、貢獻、工作經驗和興趣,將有助于增強協議和國家之間的最大差異:即在網上移民比在現實世界中要容易得多。

收拾東西從美國搬到加拿大都是一個漫長、繁瑣、昂貴和物理的過程。然而,在不同的數字國家之間移動,可以像創建一個新標簽一樣簡單。

隨著SBTs(靈魂綁定Token)、像Station這樣的聲譽系統,以及像LensProtocol這樣的協議越來越受歡迎,帶著你所有的東西(甚至你的聲譽)前往一個新的DAO將會更加容易。當然,你需要建立新的關系,但與從一個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相比,在DAOs之間切換根本毫不費力。

但與國家不同的是,協議公民身份不必受到限制:一個人可能是十個或更多不同協議的活躍公民。而且協議本身相互共享的不僅是公民:就像國家一樣,協議之間會開始建立「貿易」。

隨著每一個數字經濟的增長,我們開始看到協議之間合作的興起。協議就像國家一樣,協議開始了解自己的競爭優勢,通過與「鄰國」建立貿易,每個人都可以過得更好。「元治理」(Metagovernance)在2022年初成為一個流行概念:

元治理(metagovernance)是指協議A持有協議B的治理Token,并使用這些Token對協議B中的提案進行投票。必須指出的是,沒有標準的元治理方式;DAO將采用一種最適合其運行和目標特性的元治理機制和策略。

IndexCoop目前正以其INDEXToken引領元治理的一項努力。該協議創建了一些質量最高的藍籌股Token的指數。其中最受歡迎的指數之一是DPI,其包含了領先的DeFi協議,如Uniswap、Compound、Aave等。因此,DPI的購買者,同時也是INDEX的持有者,總共擁有相當數量的UNIToken——足以參與Uniswap的治理。

WildfireDAO等組織的成立是為了在協議之間創建戰略聯盟和協作,以「將生態系統周圍的社區成員聚集在一起并使之結盟,組建新的小組,以透明和協作的方式處理Token設計、治理和協調問題。」這些組織是Crypto世界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協調關鍵參與者的激勵措施來保護整個加密生態系統的福祉。成為這些組織中的一員象征著合法性,建立信任,但也伴隨著一組聯盟強加的約束和條款,通常是由更強大的參與者強加的。

當我們從封閉的經濟轉向相互關聯的經濟時,國際經濟學可能會提供有用的工具。支撐國際經濟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三元悖論」(ImpossibleTrinity,也譯為「不可能三角」)。在大多數國家,經濟政策制定者希望實現以下三個目標:

-讓國家的經濟對國際資本流開放。

-使用貨幣政策作為幫助穩定經濟的工具。

-保持貨幣匯率穩定。

問題就在這里:根據經濟力量的邏輯,一個國家可以從這三個目標中選擇兩個。對于那些好奇的人,你可以通過此鏈接了解更多關于這個「三元悖論」和它的歷史

許多協議都看到了這種三難困境。如果一個協議希望使用其Token投資于其他協議并接收外部投資,同時保持對其貨幣政策(Token供應)的控制,以激勵生態系統的發展,那么它必須放棄與其他Token的固定兌換率,這使得協議Token作為一種資產來持有或與之交易變得更不穩定。

理解這些權衡可以幫助協議從戰略上定位自己在跨協議經濟中的位置,從而專注于與其戰略優勢相一致的策略選擇。幸運的是,加密社區非常熟悉權衡和三難困境,其中最著名的是區塊鏈的「可擴展性三難困境」(ScalabilityTrilemma)。每個協議都將能夠把其設計選擇以及公民可以投票做出不同選擇的方式寫入其代碼。

這里我們只觸及了表面。我們的觀點是表明協議在許多方面與公司和國家相似,但在其他一些關鍵方面不同,并推動Token設計者花時間在這兩種語境中思考他們的協議,從中竊取經驗、框架和技巧。

一個Token設計&分析的框架

這就將我們帶向了Token設計。

那么從哪里開始呢?最重要的起點不是貨幣或財政政策——這是許多協議都犯過的錯誤;好的Token設計,就像好的產品設計一樣,從理解用戶想要什么開始。

當與新的DAOs或考慮推出新Token的加密項目進行咨詢時,Station創始人TinaHe往往以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人們加入你的生態系統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這就是網絡中最有價值的交互(MVI,MostValuableInteraction),Token設計的重點是激勵這種MVI可持續的反饋循環。

基于MVI,Token設計者可以使用這個簡單的框架來指導他們:

基礎價值:Token的價值是什么?它允許持有者投票,或者擁有網絡,或者給予他們特定資產的權利嗎?一個協議可以有多個Token,這些Token具有不同形式的基礎價值。

供應策略:Token供應將如何增長或減少?它是由選民投票決定,還是從一開始就固定不變?如果是固定的,到底是供應是固定的,還是決定供應的公式是固定的?有一些重要的權衡需要考慮,例如,在了解供應將如何演變的信心下,權衡糾正Token設計中的錯誤的能力。

效用性:Token讓持有者能做什么?它能讓持有者獲取工作、訪問活動或市場嗎?它能被用作協議經濟中的交換媒介嗎?

驅動力:為什么人們想要持有該Token?在某些情況下,答案可能像「信號狀態」一樣直接,就像許多NFT項目一樣。其他Token可能會為用戶提供協議產品的折扣,或者從他們的現金流中削減一部分。還有一些Token,人們只是為了投機而想要持有。

在一個設計良好的系統中,這些東西將被連接起來——例如,MVI應該綁定到用戶的驅動力中,并由Token的效用性支撐。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將使用一個過于簡化的示例,但代價是忽略了許多操作的復雜性。

我們假設一個網絡的MVI(最有價值的交互)是巴西的農場向一個我們稱為「AmazonDAO」的網絡貢獻高質量的碳信用(carboncredits)。如果他們做對了,那么對這些碳信用最初的需求是存在的:谷歌、微軟和其他氣候變化公司希望獲得碳信用的優質供應。挑戰在于碳信用的供應:在這些農場可以貢獻碳信用的諸多碳市場中,他們為什么要選擇和參與AmazonDAO?為什么Token在其中如此重要呢?

一個成功設計的Token應該有助于實現一個目標:讓巴西的農場希望并繼續為AmazonDAO網絡貢獻高質量的碳信用。

市場流動性帶來更多流動性。碳信用的優質供應可能會吸引其他做市商和買家,這將增加需求,提高價格,并吸引更多供應。與任何新市場一樣,挑戰在于引導(吸引)初始的流動性。如果我們告訴巴西農場主,如果他們成為該網絡的早期貢獻者之一,他們不僅將獲得與市場平價的美元金額,而且還將成為一個不斷增長的網絡的「所有者」,且該網絡由小型農業綜合企業所有者、碳信用買家、碳質量驗證者和農業研究人員組成,他們不僅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易,而且分享和創造尖端知識和教育,幫助農業綜合企業所有者轉變和完善可持續農業實踐。他們的做法和知識的質量吸引了一些頂級碳信用買家,這些賣家不僅想獲得(購買)碳信用,還想獲得他們的品牌、故事和專業知識,用于自己未來的戰略舉措。

該網絡充當著做市商的角色,但它并沒有收取高額的中介費,而是在向創建最初網絡的貢獻者和開發者支付費用后,大部分傭金直接流入網絡金庫:TheAmazonianFund。該基金是一個透明的鏈上實體,擁有一個名為AmazonianLLC的真實子公司。所有Token持有者都可以決定誰進入委員會,作為代表與其他法律實體進行交互。AmazonDAO未來最重要的決定都是由Token持有者自己做出的——例如,他們是否應該投資更多的資金來建設當地社區中心,教更多的農民如何生產合格的可持續的咖啡豆。

總而言之:該網絡的主要目標是吸引和保留高質量的碳信用,從而吸引可持續的需求,增長網絡的價值。理解這些目標,我們希望設計出清晰地捕獲價值和調整激勵措施的Token模型。我們為AmazonDAO提出了三種Token:

AMA:一種可交易的、通脹的ERC-20Token,名為AMA,代表網絡中的所有權;

sAMA:一種可交易的ERC-20Token,名為sAMA,代表被質押的AMAToken和治理權力;

NFTs:一組不可轉讓的NFTs(非同質化Token),代表參與者在網絡中的身份地位,并基于NFT持有者過去的貢獻來向其提供對不同層次的產品和服務的訪問權。

AMAToken作為網絡的記賬單位,用于跟蹤網絡中每個參與者的相對所有權。它還作為一種交換媒介,用于補償貢獻者,并作為AmazonDAO垂直市場上的社區貨幣,僅供NFT持有者使用。AMA的流動性為該Token提供了投機價值,吸引了更多的外部興趣和方式來獎勵尋找短期流動性的貢獻者。AMAToken具有通脹性,以符合該網絡的發展愿望,并適當地激勵新來者,同時逐漸稀釋停止積極參與和貢獻的早期參與者的權力。

sAMAToken代表治理權力,根據Token質押時間的長短,治理權也會被賦予乘數。這些質押的Token代表了該網絡長期成功的既得利益。所有的sAMA都會獲得從金庫支付的股息(「收益率」),基于它們占sAMA總量的分攤比例。AmazonDAO的早期投資者已經質押了他們的AMAToken,并獲得了sAMA。他們將大部分的sAMA委托給網絡中幾個值得信賴的、具有良好判斷力的領導者。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被稱為AmazonDAO護照的不可轉讓的NFTs是該網絡每個貢獻者的唯一標識符,包括了小型農業企業所有者、碳信用買家、碳質量驗證者和農業研究人員。該NFT的元數據(「屬性」)隨著成員貢獻更多的碳信用、創造更多的研究報告、參加更多的社區活動并更多地參與治理而演變。成員也可以將該NFT用于其他地方,比如作為他們的鏈上證書。對于社區管理者或領導者來說,他們可以使用這些NFT數據來設計更高級的邏輯,比如基于聲譽給予交易費折扣。他們還可以在DuneAnalytics上執行高級分析,以了解該網絡的健康程度和多樣性。

在整個設計中交織著上述Token設計框架的四個支柱:基礎價值、供應策略、效用性和驅動力。例如,AMAToken具有通貨膨脹性(供應策略),可以用作記賬單位和交換媒介(效用性)。Token設計者應該牢記這些支柱,但首先,應該關注MVI(最有價值的交互)以及Token如何服務和增強良好的用戶體驗。

上述這個過于簡單的案例研究旨在提供一個藍圖,在此基礎上可以構建更復雜的機制。例如,如果我們想引入垂直借貸協議,從DAO金庫中為新的農業設施提供資金,我們可以基于借款人在網絡中的過去歷史來建立風險模型。如果我們想讓該DAO參與協議間的經濟活動,我們可以弄清楚它在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中的位置,它與潛在的「貿易」伙伴的比較優勢是什么,并完善我們的Token設計來解決「三元悖論」。

這個具有說明性的示例的簡單性還旨在表明,沒有任何聰明的機制或Token設計能戰勝具有高度參與和互惠參與者的高質量網絡。建立這樣的網絡需要整合文化、故事和目的——這些最不可替代的價值是無法被壓縮到Token中的。

當塵埃落定時,世界會是什么樣子

Token設計并不是萬能藥。

一個公司的法律結構和公司計劃的支持,但不是決定它的成功。「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除了所有其他已被嘗試過的政府形式。」一個公司或國家的成功要比經濟和治理設計重要得多。協議也不例外。

話雖如此,我們相信,與公司或國家迄今所擁有的工具相比,Token設計為構建者提供了一個更豐富、更有表現力的工具集。法律文件或貨幣政策中的任何內容都可以用運行在區塊鏈上的代碼表示,這具有堅定的承諾、更低的摩擦、自動和更低的執行成本的優點。

當然,到目前為止,作為我們這樣的人,我們主要是利用這個新的超級力量試圖扭曲金融物理定律以迅速致富。這些嘗試的結果有災難性的,也有失敗的。但也有一些不那么聳人聽聞的例子,暗示了深思熟慮的Token設計的潛力。我們來看看其中兩個例子:

Braintrust是一個用戶擁有的人才網絡,它使用Token經濟學來收取較低的費用,同時激勵在該協議上運行的客戶、人才和節點去做許多傳統人才網絡需要付費的事情。4個月后,它的總服務規模從1月底的3700萬美元增長到今天的6800萬美元。Braintrust給我們的一個經驗是,Token對網絡參與者的價值應該高于對純粹的金融持有者的價值。

StepN是一款基于Solana的Move-to-Earn(移動賺錢)應用,獎勵在戶外散步、慢跑或跑步的用戶。據TechCrunch上周末的一篇文章稱,這款應用擁有200萬至300萬的月活躍用戶。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平臺使用它的Token設計讓人們做一些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散步、跑步或慢跑。為了繼續其成功,StepN將需要調整其Token設計,這樣即使沒有大量新用戶和他們購買運動鞋NFTs,該應用也能維持下去;但它已經觸及了一些根本的東西:找到一個對用戶也有價值的MVI(最有價值的交互),并設計Token來鼓勵更多的核心行為。

盡管如此,這些只是早期的幾個例子,我們一直在談論將協議與國家進行比較的一個大游戲。我們離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相信,從這場熊市中產生的模型將比迄今為止看到的任何模型都更具創造性、思想性和革命性。創始人和Token設計者可以專注于建設富有的經濟體(而不是應用程序),有著活躍的「國內活動」和「國際貿易」。設計良好的Token既可以加速所需的活動類型,又可以捕獲Token持有者(DAO的公民)之間共享的價值。他們可以嘗試新的治理模式,不僅獎勵人們的所有權,還獎勵人們的參與和貢獻,而這在現實世界的國家是不可能或不實際的。

這是考慮設計Token經濟的一種有用方式:想象一下,能夠創建當前存在的任何經濟和治理模型,并具有可編程貨幣、基于代碼的法律和執行以及可組合性帶來的附加功能。當然其中也有權衡——去中心化可能意味著更慢的決策制定,代碼中的bug被快速利用,等等。但我們相信,我們只是處在冰山的一角。最瘋狂的想法還沒有出現,但馬上就要出現了。

熊市是修補匠心平氣和地進行修補的時候。沒有價格上行壓力,構建者可以創建更包容、使命一致的社區,由Token精心策劃,但不是為了Token而精心策劃。在上一輪熊市中,世界上99.999%的人從未聽說過DAO或NFTs;任何不是比特幣(也可能是以太幣)的Token都被貼上了垃圾幣的標簽。這一次,構建者們有一個更廣闊的設計空間供他們支配。

我們用十年的時間來看待創新,在這個時間尺度上,我們毫無疑問,在熊市期間創建的模型將協調組織、運動和國家,就市值而言,它們將比當今最大的DAOs和協議要大幾個數量級,當然,但更重要的是參與度也將如此。

Token設計只是一個工具,但它可能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去構建世界吧。

感謝Tina貢獻的才華,感謝Dan的編輯,也感謝ConnerSwenberg和MindApivessa的靈感啟發了這篇文章!

Tags:TOKKENTOKENTOKEimtoken錢包app下載網址安卓TomatoTokenTokenfyKodachi Token

XLM
加密貨幣:萬字長文回顧美國加密貨幣監管史_以太坊最新價格行情昭

在比特幣誕生之處,它主要被用于非法市場,臭名昭著。直到以太坊誕生,人們才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之外的可能性。像IBM這樣的大公司曾經嘗試推廣聯盟鏈.

1900/1/1 0:00:00
ROB:深入了解波卡跨共識消息 XCM(2)_ANN

在近期的ZeroKnowledge播客節目中,Parity聯合創始人RobHabermeier分享了XCM如何允許平行鏈相互通信。本文是該播客的第二部分。 AnnaRose: 有個概念叫碎片化.

1900/1/1 0:00:00
STE:StepN 可以逃出死亡螺旋的“魔咒”嗎?_stepn幣價格

2021年GameFi的P2E模式熱浪不斷,2022年開始P2E繼續延展為X-to-earn持續發酵.

1900/1/1 0:00:00
BTC:金色趨勢丨BTC再次沖高回落 后市如何運行?_區塊鏈的五大應用領域

金色財經CEO安鑫鑫:共為、共創、同行 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擁抱行業生態:金色財經現場報道,與時共創第二屆年度金色盛典12月26日在三亞舉行.

1900/1/1 0:00:00
加密貨幣:跌下神壇的加密貨幣_Luna-Pad

在過去的幾年,加密貨幣風光無限,雖然市場上無時不充斥著對加密貨幣的質疑或唱衰,但這并不影響其整體市值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主流機構也將其納入投資資產范疇.

1900/1/1 0:00:00
WEB:總統令見效 美國加密資產監管邁入新階段_WEB幣

事件:5月19日,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中心發布《發展加密資產技術競爭力框架》征求意見稿。回應年初總統令.

1900/1/1 0:00:00
ads